能让贾鸿渐记忆比较深刻的广告,能比较有“品牌”概念的广告,除了ibm和苹果之外,还曾经一度有过hp惠普这个公司。记得大概是05年左右,电视上面经常出现一个明星不露脸,只是用双手来不断的表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当这些功能都介绍完了之后最后才把镜头往上摇,展现出来明星的全脸。至少在那个年代里面,至少贾鸿渐本人还是觉得那样的hp是比较有品牌的,之后的惠普那就有点不断的矮穷挫下去了。
在惠普的这个广告里面,核心的一个理念在贾鸿渐现在看来那就是跟ibm以及苹果的广告理念一样,就是做成“不是广告的广告”概念。他们通过明星的亲自解说惠普产品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来让消费者感觉明星就像是他们的一个朋友,并不是代表着厂商推销产品给他们,而是作为消费者的朋友在推荐一个新的有趣的生活方式!
这么说来,简直就可以确定,要让产品显得有文化,那就一定需要把广告拍的不像是广告!当一个广告拍的不像是广告的时候,那本身带来的一个销量上升简直是一定的,而附带的也就是各种产品文化!
这样的一个道理,其实不只是外国人懂,中国人照样也懂。在这个年代的时候,各种不像是广告的广告创意在中国那也是各种“百花齐放”。有人请了中央台或者是地方台的新闻主播过来播报广告,还是把摄影棚给弄得像是新闻报道一样。还让新闻主播直接用报道新闻的口音去当成新闻报道。或者是找个南边的张小花,找个北边的张小北,然后就让他们说自己用过产品然后表现的多么多么好。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表现的还不疯狂。到了21世纪之后,配合着电视购物那简直就疯狂的没办法说了。不然到了最后,国家也不会发不规定。说做广告的一定要在画面上写清楚“广告”的字样。
虽然双方的厂家、公司都意识到了这种不是广告的广告威力之大,可是两边的公司却因为种种原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中国这边的很多厂商那就是根本不管什么文化不文化,只管赚钱。但是苹果等公司却是一边做文化一边把钱赚了。到了最后,哪怕是采用了同样原理的广告,可是苹果的地位和风评那比国内很多公司高不说,赚的钱还比人家多,这还真是有点寓言的倾向了!
其实这种原理那不只是在广告领域,哪怕是在推销领域也是非常常用的“高端”技巧。贾鸿渐前世的时候。曾经由此在火车上捡到了一本口才类的书,其中有个故事就是类似的一个经历一个皇牌推销员来到了公司内部很多低级推销员都铩羽而归的地点,一个美国中西部乡下农场的门口。这个农场里面是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住着,他们主要是养鸡的,而推销员来推销的,就是更先进的孵化灯泡。
之前这个灯泡公司的低级推销员来了n次,结果老太太一发现对方是推销员。直接就把门关上,根本就不愿意听推销员的话!既然人家根本都不愿意听推销员的话,那推销员自然就没办法推销灯泡了!那这个神级推销员是怎么做的?他是来到了老太太门前之后,直接声明自己不是来推销东西的!
他先是说自己是推销员身份,然后马上生命自己不是来推销的。然后说自己一直推销都推销不出去,很累很渴很丧气,也不想推荐灯泡给老太太,就想着讨一杯水喝。这样的一个故事,直接就让以前强硬无比的老太太心软了。那老太太想了想之后,让推销员进了屋,然后还给推销员倒了一杯水,大度的允许他在家里坐着歇歇。
这个神级的推销员,基本上就是用这种开场声明自己不是来推销,然后装可怜的方式,让老太太放松了警惕,主动的去掉了对广告的防范,把这个神级的推销员当成了一个可怜的矮穷挫。可是谁知道这矮穷挫进来之后,他居然推倒了老太太然后被老爷子抓奸在床……当然不会是这样的故事!这个神级推销员在喝水休息的时候,装着身心疲惫的样子跟老太太讲述自己“拼搏”然后还没有结果的过程。这么讲完了之后,老太太那当然有点同情,不过老太太并没有直接大度的说要卖灯泡,她反而是用自己和老公当年创业的经历,来说他们当年吃了多少多少苦才有今天,说他们当年多少多少词想要放弃,结果没放弃就有了今天的农场……
老太太虽然没有直接上钩,但是这个神级推销员并不放弃,反而是很好奇的说想要参观一下老太太的鸡舍。于是老太太非常得意的带着推销员去看鸡舍,讲述他们当年奋斗的历史,说他们当年要用多大的灯泡来看鸡蛋,才能知道鸡蛋能不能孵化,然后孵化的时候还要用多大多少的灯泡一直照着,需要多少多少的电费,给了他们两口子当年多少的经济压力……到了这个时候,那神级推销员开口了说现在他们公司的新节能灯也有暖光灯类型,这种节能灯跟白炽灯差不多都是类似太阳的偏红光源,作为鸡舍的照明光源的话,不但能提供比以前还亮一些的效果,同时还能节省大量的电费!而孵蛋舍那边继续用白炽灯就可以……老太太一听到了这里当时一下就感兴趣了,马上要求神级推销员详细介绍,甚至还让对方帮忙计算一下能少多少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