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腾飞集团生产运油—15的技术95%沿用的运15的生产工艺。
这说明什么?
腾飞集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节省95%的夹具、模具、公差测量等方面的成本,只需在另外5%上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就可解决全部的生产问题。
而西北航空厂只能沿用60%的轰6生产线上已有的夹具、模具、公差测量工具,剩下的40%完全需要重新制作,介于空中加油机的特殊性以及在空军方面并不庞大的保有量,不少特定模具、夹具估计用完这个机型就要被淘汰报废。
恰恰是这些东西在轰油6生产上占据大量的生产成本。
反观腾飞集团,根本不用考虑这些,虽然有所差异,但腾飞集团会尽可能将这些特定的夹具、模具、公差测量工具应用到其他机型的生产加工上去,另其继续发光发热。
而这便是腾飞集团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到航空生产上的航空器柔性制造技术。
刚开始的时候腾飞集团应用这种制造技术的时候虽然引起业内的轰动,但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效仿,原因无他,实在是这种制造技术的一次性投入太大。
就拿腾飞集团飞机生产线普遍配备的柔性夹具来说吧,这种利用真空吸附工件并且能够根据部件形状自动调节的夹具,仅仅是鞋盒子大小的小部件儿夹具就要20万人民币。
而做一个传统的工装夹具可能连3万块人民币都不到。
如此一比较,其他航空厂除了夸一声腾飞集团的确是国内追赶技术潮流的先锋,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各航空厂又不傻,能用3万块解决的问题,脑袋抽抽了才花20万去干呢。
所以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其他航空厂的产品在成本上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毕竟腾飞集团在那个时期生产线的技术成本特别大,根本降不下来,所以那时候的腾飞集团也不跟这些航空厂正面碰,而是寻找各大航空厂覆盖不到的空袭,做差异化经营。
比如说无人机,运6小型运输机,运15系列轻型运输机,运16特种改装机,TM—9小型公务机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航空厂的3万块人民币模具是做了一批又一批,几年下来,随着材料的上涨和货币汇率的浮动,生产升本非但没降,反而比较几年前还要涨了不少。
腾飞集团当年一锤子砸下的20万,经过多年的成本摊薄早已经比当初其他航空厂花3万块钱制造的模具成本还要低。
此消彼长之下,腾飞集团的成本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再加上多年持续在柔性加工和脉动式生产线上的不断研究,以及贯彻始终的成本控制,腾飞集团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可当年的关羽还是那个关羽。
庄建业这一看,眼珠子一转,这还不杀过荆州抢地盘儿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