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庄建业这句话,阿齐兹不禁愣了一下,但下一刻却嘴角不自觉的翘了一下,摇了摇头:“庄先生,我可以承认你们腾飞集团是全球激光领域的领导者,但有个业界的共识我想你应该是清楚的,那就是激光加工工艺不适合航空领域的微精密加工。”
顿了一下,阿齐兹一旁的中年人立刻恭敬的双手递上一瓶苏打水,阿齐兹不以为意的接过来,优雅的喝了一口,这才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不可否认,如果在极致的情况下,利用激光是可以加工出符合条件的合格产品,但这种单一的举措是没有可复制性,通俗的说就是不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
阿齐兹不愧是在欧洲航空技术圈儿混了大半辈子的资深专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人家的学识和阅历都无可挑剔。
不说别的,但就一个激光加工,这个在航空制造领域不算偏门儿,但也绝非主流的制造工艺,阿齐兹都能说的头头是道,足可见此人在航空技术上的造诣是相当了得。
而因为阿齐兹与庄建业对话而逐渐聚拢过来的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两国的航空专家在听了阿齐兹的话也都不约而同的点头表示赞同。
别说是一棒子外人,就是陪同总部首长一同过来的部队内的空军专家中也有几个同意阿齐兹的说法,不住的皱着眉头,担忧之色溢于言表。
所以阿齐兹的说法不但没错,反而十分的正确,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已经成为业内的公认的共识。
实施也的确如此,激光加工工艺,尤其是精密孔加工,的确有着其他加工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说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率便捷。
但同样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那就是激光的波长过大,脉冲过高,导致钻孔部件表面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工艺孔周围内部热应力过大,表面重铸成多且厚甚至在工艺孔周围会形成细密的裂纹。
对结构强度要求不高的民用部件到还没什么,但要求严格的航空制造领域,别说裂纹了,就是内部的应力过大都有可能造成部件的结构疲劳,寿命锐减导致威胁整机的飞行安全。
到了更为精密的航空发动机,这些缺点就更不能容忍。
正因为如此,激光加工工艺在航空制造业上一般被用作切割或焊接,当然最近又多了个增材制造。
可无论是那一个,都跟孔加工,尤其是微精密工艺孔加工相去甚远。
不说别的,腾飞集团以前加工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时,也不用激光,而是采用一种叫做电化学打孔工艺的制造技术,其优点便是能够一次性的完成气膜冷却孔的加工而不用在做其他工艺处理。
问题是电化学打孔工艺已经是腾飞集团五年前的生产技术了,如今苏联都已经解体了,世界格局都改变了,腾飞集团的就必须抱着老黄历跨越到下个世纪,就不能与时俱进一下?
“这样吧,阿齐兹先生,还有各位专家,咱们这就移步我们的WC—8型蜂窝燃烧室的生产车间去看一看,我们的NB—6600DL超精密激光制孔机究竟能不能实现各位所说的工业化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