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他是什么人(2 / 2)

但是很多人没看到一些国外的中医馆,每天那是人山人海啊。

歪果仁吃中药就没有多少抗药性,简直像奇迹一样,喝一两剂药,什么感冒、发烧、肠胃炎……都治愈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歪果仁对中药视若珍宝,就是中国人弃之如敝履。奇哉怪也!

吴士新也不知道杜清和的底细,苦笑道:“反正那后生仔……额,那高人真不是医生。”

蓝医生一听,连忙追问道:“是个中年人吗?”

这时候吴楠盛说话了:“什么中年人,就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臭小子……”

“!!!”

蓝医生更加震惊莫名了,就算是外行人都知道,这学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算是本科学习,都要五年,更别说什么本硕博连读了。医科专业的学生,本科都五年了,本硕连读七年,本硕博连读八年,也叫“临床医学”。也就是说,起码要五年时间,才能把基础夯实了。学医的大学生,一般入学后前两年到综合性大学读两年公共基础课程,然后读两年医学基础课程,此后进入临床学习和专业课题研究阶段。毕业后,临床工作满两年才可以报考中级职称考试。

学医的艰辛,体现在头发上。要是一个医生是地中海,保证医术差不到哪里去。

为啥?

头发随着知识的积累,已经慢慢掉光了。

因为这个,蓝医生根本不相信什么大学毕业的小屁孩,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完了。中医,不是在大学里面读几本书,写几篇论文就能会的了。需要师父,手把手教,临床给做示范,亲自点评开的药方……只有这样,学那么个好几年,才能算是出师。而且,这几年真的只是在学临床而已,至于基础,还得再背个几年,背得滚瓜烂熟。

中医典籍浩如烟海,经典著作就有很多,还有各家的经验理论书。要想看完,整理出一个脉络来,起码得几年时间。甚至,一个真正有职业修养的中医,是毕生都在学习进步的。比如学中医的大学生,就必须要熟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还有古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还有中医四小经典《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

熟记这个,背得滚瓜烂熟,中医才算入门。

看看,单单是这个门槛,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怎么可能会?

就算看完了这些经典、教科书什么的,临床经验呢?

总不可能读几本医书,一上来就为别人诊断吧?这不是治病,这是草菅人命!

“吴老板,你们是在开玩笑吧?”蓝医生皱着眉毛,差点想发火了。

吴士新斥责道:“多嘴多舌的,快去给我抓药!”吴士新那个气啊,他好不容易才把事情圆回来,这个猪一样的儿子,立马就出卖了他。吴士新已经生气到忘了,如果吴楠盛是猪的话,他是什么?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