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封城城守(2 / 2)

几名手下的大将见状不肯落后,纷纷跟着请战。

犹豫了一下,陈武最终还是点了陈允锋的将。一来他是最先站出来的,二来身为武师,这种单纯的沙场厮杀应该更适合他。光那两米高、铁塔一般的身材,就能给城内的守军带来窒息般的压力。

命令下达,陈允锋在其他将领羡慕的注视下,率部队杀进了封城。

不过,并没有人嫉妒。他们很清楚,就算打下了封城,太平军接下来还有的是仗打,不愁没有立功的机会。

再看封城这边,由于多了一批生力军,太平军的压力大大降低,迅速压制了守军绝望的反扑。亲自披甲上阵的陈允锋,更是发挥了惊人的武力,在守军中杀了个三进三出,短短时间连斩了七八人,甚至包括两名守军的军官,直接把附近的城防营士兵吓破了胆。

“投降不杀!”

“对抗太平军者,斩首抄家!”

看到守军士气动摇,太平军的士兵们纷纷喊出了招降的口号。

到了这个时候,封城的战事几乎已经成了定局。

哪怕城内官军数量仍旧有近千人,但在城墙被震塌、最重要的第一波又没能挡住太平军的情况下,陆续赶来的官军反而变成了劣势的一方,被迫去进攻已经在缺口里面站稳了脚跟、以逸待劳的太平军。

在超过两千太平军源源不断入城后,战斗仅仅持续到了下午四点就基本平息。

守军死伤超过三百人,其中包括地震中摔落和被刀车杀伤的士兵。剩余的士兵,除了有四百多人投降外,其余全部溃逃。有的是逃向了封城的城守府,有的干脆直接丢了武器盔甲,混进了因为地震而一片混乱的封城百姓中。

在天灾的帮助下,有心算无意的太平军,在蹲守了六天之后突然发力,用了仅仅半日不到的时间,就打垮了封城守军!

游曳在封城附近的八百官军骑兵,同样受到了地震的影响,一时间人仰马翻。等士兵们惊魂稍定,重新探查封城这边情况下,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涉机会。太平军第一时间的果断行动,让骑兵们没有了阻止败局的能力,眼睁睁看着封城府城被夺下。

“这……真乃天意啊!”

看到数以百计的溃兵陆续逃回城守府,封城的城守呆了片刻,渭然而叹。

真的不是他不想守这座城,也不是不想对帝国尽忠,而是连老天都在帮着贼军。这伙从太平郡流窜过来的贼人,就像是有天眷一般。在城外呆了好几天,硬是等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乾元帝国的气数尽了!

看了看满目苍夷的城内,不知所措的溃兵,以及询问自己是就地反击还是逃离的心腹,封城城守摇了摇头,命令手下放弃徒劳的抵抗。

投降!

他本来就是迷信之人,也曾听说过陈武“篝火狐鸣”、“鱼腹帛书”的传说,但当时只认为是玩笑,并没真的放在心上。今日亲自在眼前出现的天灾,动摇了他的想法。眼下,陈武占据大青关,形势一片大好,又攻无不克、百战百胜,跟前朝的太祖和本朝的开国皇帝何其相像……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说的就是眼前人吧!

封城城守没有对抗老天的不敬念头,所以选择了顺从天意。何况,封城的情况在城墙破了之后,是根本没办法守的。城内百姓也因为地震一片混乱,完全无法发动。这种情况下,他投降只是顺势而为。

当然,先前陈武在池上府的明确态度,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现在投降,想必太平军还不会太难为他。若是继续抵抗到最后,只怕就要抄家灭族了!

得到城守的投降命令,大部分已经绝望的守军立即听从,放下了武器。少数忠于帝国的,面对眼下的局面也是独木难支,只能被迫跟着投降。

有了封城城守的配合,太平军以空前的效率接管了封城府,并减少了很多无谓的损失。让封城上下感动的是,陈武入主封城后,并没有着急大摆酒宴庆祝胜利,或者抢掠地方上的财富,而是立即投入大军展开了救援。跟本地的百姓一起灭火、搬开倒塌的房子救人、开仓放粮赈灾!

这个举动,狠狠收买了一把人心。

虽说没办法立即让他们认同太平军的“正统”,但至少他们感受了太平军的善意。

针对太平军的自发骚扰和袭击,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

“心系百姓,果然是英明的仁君!”

封城的城守、部分文官乃至一些本地的地主大户,看到太平军的动作,也不由得多了几分认同感。有了他们的配合,太平军在封城的根基迅速扎了下去,稳固程度甚至超过了不久前才打下的池上府。

作为回报,当太平军初步平定了城内混乱、开始招人并组织灾后重建的时候,封城的百姓踊跃报名。虽说很多人仍旧对太平军“贼军”的身份抱有疑虑,生怕事后遭到帝国清算,但局面已经比其他两府好了太多。

短短两天时间,太平军在封城招了三千人!

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