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招安之议(2 / 2)

“我觉得,招安可以考虑。只要帝国的条件合适,咱们就先假装归附。用心经营几年,等自身实力强了再伺机动手!”

“为什么要招安?有大青关在手,帝国奈何不了咱们。既然如此,这个名分要不要都一样。现在答应,或许固然能轻松些,但焉知将来不成成为咱们自身的一道枷锁?不如把这太平军的名分坚持到底!”

“很明显,帝国早不招安晚不招安,偏偏赶在这个关口,就是不怀好意,想要利用咱们牵制阿曼王国。一旦过了这个危机,帝国迟早还是会对咱们动手。除非帝国真的能开出非常有利的条件,否则我是不看好的。”

“你们忘了吗?天公将军曾经分析过,帝国形势已经江河日下,积重难返,时间对咱们是有利的。既然如此,为何不接受招安,精心经营几年。等日后帝**力国力越发衰败,就算想对咱们动手也没机会了。”

一众太平军文武你一言、我一语,不乏听上去极有道理的见解。

陈武本就基本做出了决定,此刻听了他们的争论后,倒是想的越发通透了。见手下最终形成两派,各自没有说服对方,他轻咳一声,还在争论的众将立即安静了下来。倾向于接受招安的袁兴韦,也放下了手中鎏金折扇,坐直了身子。

两边都想知道,陈武最终会引领太平军走向何方!

“帝国的特使方安,是外务大臣林安平的副手。此人虽然颇有才学,但胆识和性格却不够强硬,而且有个缺点,就是贪杯。”

出乎他们预料的,陈武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先说了穿越前他对外务副长方安的印象。到了这个时候,反应最快的袁兴韦,已经隐隐从端倪中猜到陈武的最终决定了,不由多了几分期待。

“我的意思是,利用这点,并且适当贿赂对方,争取跟帝国达成谈判。若是能够谈出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咱们就招安!等潜心经营三到五年,训练出一支精兵和足够的内政人才,再设法对外扩张。”

换句话说,就是有底线的招安!

这一点,众将其实也有猜测,如果帝国招安的条件真的特别好,他们也是没意见的。问题关键在于,陈武内心的底线究竟是什么。

被一众文武看了过来,陈武把已经完全想清楚的条件说了出来:“帝国的特使,现在被我命令扣在大青关,等咱们三日后拿下登州才会过来。到那时,松江已经事实上落入咱们手中。如果帝国特使仅仅开出一个松江总督的位置,咱们是没必要谈的。”

既然有没有中枢承认都一样,而且至关重要的大青关又在太平军手上,自然没必要平白无故给自己套上一个名分。

“那将军的意思是?”

典勇有些迷惑了,既然不是松江总督,还能是什么?莫非是要求军饷和装备?

“天南郡!”

在他们的关注下,陈武缓缓说出了这个让他们大吃一惊的地方。

一旦南峰要塞失守,阿曼王国就会长驱直入,攻占天南全郡。就算阿曼王国的军力再怎么受损,这一点也是能办到的。可以说,帝国在事实上距离失去天南只剩下了一步。既然太平军早晚要跟阿曼王国大军抵抗,要南下天南郡,那为何不把这个郡也顺便要过来?

如果可以,甚至连被重创的天南军团也……

没有帝国的名分,天南军团士兵是绝不会听陈武的。哪怕这十几万的精锐边军被彻底打散,只剩下两三万溃军,也不是太平军能随便吃下的。既然如此,陈武不如开出条件,把天南郡一并接手。一旦帝国同意,那陈武可以直接掌握两郡地盘,完成以蛇吞象的惊世壮举!

“将军好大的气魄!”

典勇也好,袁兴韦也好,他们都已经被陈武的巨大胃口惊呆了。在连松江都还没完全占领的情况下,就紧接着打起了天南郡的主意。

帝国会同意吗?

那可是整整两个郡的地盘啊!相当于一下子少了整整十分之一的土地,其中更是有着松江这样的产粮地!

“我倒是觉得,帝国很可能答应。”

袁兴韦脸上闪过兴奋的神色,道:“帝国就算不答应,天南郡也会落入阿曼王国手上。用一块已经不在他们掌握的地盘,换取咱们跟阿曼王国大军火拼,这个生意还是很划算的。何况,就算天南郡被夺回,落入咱们手中,总也比落入阿曼王国手上强。这一点,我相信帝国中枢是能够看清的——无非就是名义上不太好听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