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定制电影(2 / 2)

王逸凡也不是第一次拍科幻电影了,但是这次的《火星救援》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次是3D摄影机拍摄。

不过,对于王逸凡来说,对于《火星救援》这样的经验丰富的剧组来说,真不是什么问题。

第一天的拍摄很顺利,因为基本上没有太难的镜头。

不过,王逸凡没想到的是,第一天拍摄就有人来探班。

而且还是让王逸凡比较意外的人,李明娟,当初拍《舞出我的人生2》之后,这部电影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李明娟也感到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所以,跑去充电了一段时间。

王逸凡倒是很久没有见到她了。

“王导!”李明娟和王逸凡也很熟悉,两人合作了好几回,最初的时候,李明娟还给王逸凡当过副导演,执行导演。

“你怎么来了?怎么充电结束了?打算复工了?这位是?”王逸凡笑着问道,因为李明娟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看起来,不像是圈内人,倒是更像是体制内的人。

“这位是我家乡城市的领导,杨明主任。杨主任,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王逸凡导演。”李明娟介绍道。

“杨主任你好,你好!”王逸凡虽然不知道对方的目的,但是还是很客气很热情地道。

“王导久仰大名!”杨明笑着双手握住王逸凡的手热情地道。

李明娟是闽人,只是具体是哪一座城市的人,王逸凡其实并不是太清楚。

这个杨主任的来意,王逸凡倒是能猜到一点。

其实这几年来,地方官方赞助电影拍摄,以此来宣传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他们通常找的是一些知名导演,或者是提供场地,或者是直接资金赞助,其实也是一种类似于广告植入,不过,不是为了宣传产品,而是为宣传城市。

特别是一些旅游城市,对此更是格外的热衷。当然了,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是双赢的局面,电影公司可以获得赞助,获得拍摄便利,获得地方官方的支持,拍摄起来自然是更加便利。

而城市方面通过电影得到了正面的宣传,一旦电影成为爆款的话,那么完全可以成为一张城市的名片。

让该城市的知名度随着电影扩散出去。

当然了,这并不容易,提供了大笔的赞助,但是最后电影却扑街的也是多不胜数。

从无心插柳到有意介入,从单线合作到多元开发,电影与城市的结合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间接推动了华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促使国产影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现在很多地方开始从赞助,变成投资,全程介入到电影的开发当中,但是因为外行指挥内行,往往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是那么好。

很快地,王逸凡就知道了对方的这次的来意。

李明娟的老家是闽省海西人。

杨主任最初找到的是李明娟,海西市从前年就开始和电影“联姻”,投资赞助了不少影片,企图以此来打造海西市的城市名片。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