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科举之事(第二更,求订阅)(2 / 2)

若不是现实太过残酷,谁愿意承认自己低人一等,哪怕是寒门子弟也不例外。他们无时无刻不想证明,可他们从来就没有机会。

世家不会做慈善,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只会想方设法的维持自己的地位。如果有人侵犯到了他们,必定会奋起反击。

从这来说,他们并没有做错,可他们并非是站在正义的一方。正因为罗成和罗成的计划背道而驰,所以他们显然只能成为反例。

当然了,既然有世家想着如何东山再起,那同时也有世家想着如何向罗成妥协。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清楚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有多大。

在长安城中。

这个昔日的大隋帝都,如今已经没有此前的气势,随着王朝的陨落,它仿佛也陷入沉睡之中。但它依旧庞大,因为这里有着众多的世家。

作为京兆杜陵土著的杜家便是其中之一,罗成攻陷长安时,他们便在城中。也老老实实的选择了臣服,他们没有对抗罗成的勇气。

众多世家中,杜家不是最弱的,但他们也没有多强大。中规中矩而已,但这样已然足以保证他们家族的富贵长流,不落于俗世。

可在罗成攻破长安后,他们的处境便有些尴尬了,因为他们并非第一时间投靠罗成,自然无法享有太多的好处,更别说像长孙无忌一样成为话事人。

但杜家依旧存有野望,尤其是在听闻科举之时,召天下有才之士入夏京。这道圣旨并未针对于谁,只要有本事就有机会。

作为一个世家,再怎么落魄,也不可能没有几个有用之人。他们的资源基础摆在这里,培育读书人的能力比寒门不知道强大多少。

寒门家族难以诞生一个有学识的子弟,但在世家之中,绝大部分人都会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基础,也是世家的底蕴所在。

此刻在杜家正堂中,坐着一个老者同一个青年,老者望着青年,有些唏嘘的说道:“今时不同往日,我杜家只能倚仗你了。”

“克明,你此番前往夏京,乃是背负我杜家众人期望,若是能够金榜题名,家族亦以之为荣。”老者微微点头,语气凝重的说道。

这青年便是日后声名极大的杜如晦了,原本他会在杨广初年被征召为官,却恰好遇上了天下大乱,此事便被搁置下来了。

这些年来,杜如晦都在家中韬光养晦,直到如今受家族之名。作为杜家学识最高的后辈,他身上无疑是背负着众多的期望,这一点,他自己也清楚。

听着眼前长辈的叮嘱,杜如晦恭敬行礼,答道:“如晦定当全力以赴,此番前往夏京,绝不弱我杜家之名,金榜题名。”

身为大丈夫,心中岂能没有凌云志,杜如晦也是如此。他虽然没有出仕,心中志向却是不低,他已然下定决心,定要闯出一番事业。

而这些,恰好就是罗成想要得到的,所谓的历史人物,自觉的送上门来。这就是权势的作用,根本不用罗成主动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