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中豪杰千古传(2 / 2)

买宋 参见大总管 8966 字 2019-11-23

包括她的死,也是因了这可爱可恨的汉文化!

因为上面说了萧观音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生于辽重熙九年(1040),因其品行端正,性格宽容,仁慈淑谨,行善积德,国人常以观音名之,故小字观音。

有趣的是,在王鼎的《焚椒录》中将萧观音的小名记为观音努。

总之,萧观音出身名门望族,是辽圣宗钦哀皇后的弟弟,时任北面官南院枢密使萧孝惠之女。

《辽史》中记载:其“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

反正在萧氏一族中,为才貌双全之首。

而辽朝大安五年(1089)前观书殿学士王鼎,在被流放期间,曾撰写了一部《焚椒录》,其中详述了萧观音的出身和含冤惨死的经过,可补充《辽史》中的许多不足。

例如:王鼎的《焚椒录》就记述了萧观音出生前其母耶律氏梦月坠怀的故事。

“已复东升,光辉照烂,不可仰视.渐升中天,忽为天狗所食,惊寤而后生,时重熙九年五月己未也。”

“母以语惠,惠日:此女必大贵而不得令终,且五日生女,古人所忌,命已定矣,将复奈何!”

也就是萧观音的母亲耶律氏梦月坠怀,光辉灿烂,在月亮渐升中天之时,忽然被天狗所食,萧观音在惊寤中降生,时当重熙九年五月。

其父萧孝惠得知梦月坠怀的故事后说:“此女虽有大贵却不能保持终生,况且是五月生女,为古人所忌.。”

《焚椒录》云:“萧观音幼能诵诗,并旁及经子.及长姿容端丽,为萧氏称首”。

到了重熙二十二年(1053),耶律洪基被进封为燕赵国王.慕萧观音贤淑,遂聘纳13岁的萧观音为妃。

由于萧观音婉顺,善承上意,复能歌诗,而且能弹筝,并且琵琶尤为当时国人第一,于是得到了耶律洪基的百般爱幸,遂倾倒后官佳丽。

到清宁元年(1055)耶律洪基登上大位后,把萧观音册封为皇后。

此时,萧观音刚满15周岁,《焚椒录》记载:懿德皇后被册封为皇后时,皇后刚刚出阁升座,扇开卷帘,忽然有一段白练自空中飘到褥位面前,其上写有“三十六”三个汉字。

懿德皇后急忙问:“此为何物”,左右回答到:“此天书也,上天命可敦(皇后)领三十六宫之意。”

懿德皇后大喜,此时,宫中盛传契丹谚语日:“孤稳压帕女古靴,菩萨唤作耨干么。”

有趣的是这句契丹谚语使用汉语进行了标音而没有表意.盖言以玉饰首,以金饰足,以观音作皇后也。

再到后来清宁二年(1056)八月,皇上到秋山打猎,皇后率妃嫔从行至伏虎林。

皇上命皇后赋诗,皇后直接应声道:“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都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皇上听了自然特别高兴,对随从的大臣们说:“皇后可谓女中才子。”

到次日皇上亲自御弓矢射猎,有猛虎突然从林中蹿出来,上日:“朕射得此虎,可谓不愧后诗一发而殪,群臣皆呼万岁。是岁十一月,群臣上皇帝尊号日天事皇帝,后日懿德皇后。

清宁三年(1057)秋,皇上作《君臣同志华夏同风》诗,后应制属和日:“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鹿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清宁四年(1058),皇后生皇子溶,皇太叔重元妃人贺,每顾影自矜,流目送媚。

后语之日:“贵家妇宜以庄临下,何必如此?”

妃衔之,归骂重元日:“汝是圣宗儿,岂虎斯不若。使教坊奴得以可敦加吾。汝若有功,当除此帐,笞挞此婢。”

耶律重元早有篡位企图,于是重元父子合定叛谋。

清宁九年(1063)七月,道宗驾幸滦水,重元父子聚兵谋反.不久叛乱被镇压,重元父子伏诛.叛乱平息后,道宗对平叛有功之臣大加封赏.耶律乙辛得以专权,“诏四方有军旅,许以便宜从事,事震中外。”

乙辛威权震灼,倾动一时,惟后家不肯相下。

大康元年(1075),皇太子耶律溶“始预朝政,法度修明。”

这使乙辛的行动受到限制,为了排除异己,削弱后族权力,树立自己的威势,乙辛“益复蓄奸,为图后计矣。”

萧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好音乐,后常慕唐徐妃行事,每于当御之夕,进谏得失。”

也就是当时辽国风俗,君臣崇尚射猎。

道宗亦往往跨马持弓,瞬息百里,远人深谷邃林,随从求之不得,沉湎游猎,势必荒于政事。

皇后颇以为患,屡次上书痛谏。

其中有《谏猎疏》:“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佚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顷见驾幸秋山,不闲六御,特以单骑从禽,深入不测,此虽神威所届,万灵自为拥护,倘有绝群之兽,果如东方所言,则沟中之冢,必败简子之驾矣。妾虽愚,窃为社稷忧之,惟陛下尊老氏驰骋之戒,用汉文吉行之旨,不以其言为牝鸡之晨而纳之。”

道宗表面接受了皇后的意见,但“心颇厌远”,后因屡次劝谏道宗猎秋山而遭冷落。

为了唤回道宗对自己的信赖和爱恋,萧观音又作《回心院》词,以求道宗能够回心转意.然而,这首《回心院》非但没有使道宗回心转意,反而为萧观音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当时,诸伶官无人能奏此曲,惟有赵惟一能之,冤案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皇后身边的一个宫婢名叫单登,本来是重元家婢,也擅长弹筝和琵琶,每与惟一争能,埋怨皇后萧观音不知她的弹奏水准。

皇后乃诏她人宫,萧观音与单登对弹了四旦二十八调,结果是单登皆不及皇后。

单登表面上虽有愧服之意,但心中怨恨油然而生。

由于单登善用媚姿,有时道宗便召登人内厅弹筝,萧观音便向道宗谏言:“此叛家婢女中独无豫让乎,安得轻近御前!”

因遣直外别院,不得人内厅弹奏。

单登由此更加怨恨皇后,单登有妹名日清子,嫁与教坊朱顶鹤为妻,时方与耶律乙辛狎昵,单登每向清子诬皇后与赵惟一淫通,尽为乙辛所知。

乙辛正欲害皇后,闻知此事,正中心怀,犹恐证据不足,于是请人作《十香》淫词,用为诬案。

《十香》词作好之后,耶律乙辛又暗中嘱咐与他相好的教坊伶官朱顶鹤的妻子清子,再由清子拜托善弹琵琶的宫人单登,要单登相机行事,把《十香》词献给皇后,就说是宋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它谱曲,便可称为二绝,也好为后世留一段佳话。

萧观音不知是乙辛与单登之计,捧读《十香》词后感慨万千,不仅将《十香》词从头至尾全部誊写一遍,而后还在留白处补题了一首题为《怀古》的诗:“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人昭阳。”

单登得到萧观音的手书《十香》词后,便持出与清子云:“老婢淫案已得,况可汗性忌,早晚见其自练挂粉履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