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老卒(二)(2 / 2)

啸马西风 初·十三 2402 字 2019-11-26

要说那名八品校尉怎么会只大腿中了一箭,便会全身裹了起来。这还要说是萧冉耍的心眼,不这样裹起来,怎么知道这人受了多重的伤,遭了多大的罪?

其实萧冉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那孙将军知道,这名校尉伤的这么重,若是进了军营出了意外,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到时,你孙将军就要想一想,是你没有精心为他治疗,还是不把一名校尉的命当命。

为了增加孙将军的为难程度,萧冉还让顾大嫂帮着老秀才给其他伤员也多裹了些麻布。到时,领着那位孙将军看一遍,看看他还怎么说出“兵归兵、民归民”的话来。

不是萧冉有意要不尊兵部的敕令,要知道那道行文可是得到金銮宝座上那位批准的。萧冉再胆大,也不敢和那位今上对着干。

可萧冉第一眼看到“兵归兵、民归民”的话后,心里便觉得那些朝堂之上的人是在扯蛋。

跟着自己回来的这些人里,原先的边军并不多,又经过几次拼杀后,剩下的就更少了。这些人若是按照行文上说的“兵归兵”,就要再去边军中服役。

可他们已在胡地为奴十年,受尽了屈辱。现在有幸活着回来了,有家的便想着回家,没家的也想换个活法。

况且,那些马儿卖掉后,他们都想着拿到钱后,便去过自己想过的日子。谁还再想在这里戍边无年,过那种刀兵舔血的日子?

所以,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后,萧冉就想着把这些人都当做民来对待,让他们回家。

再说,自己当初也是这么承若的,要让他们穿着新衣服,兜里揣着钱回家。

胡地十年,与自己一路拼杀回来,这是他们应得的。萧冉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而且,萧冉也不是心血来潮便要让他们来此吵闹。而是萧冉知道,孙将军手下这些边军,打着为霹雳火弄油脂的借口,一直在做走私铁锅的生意。这些事情,即使孙将军没参与,也必然知道。

自己把这么多人作势要送进军营当兵,那孙将军必然不好控制这些老卒,那些买卖之事也就保不住秘密了。那孙将军为了自保,说不定便会对兵部的行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那些老卒回家。

萧冉把这种做法叫做“掺沙子”,给孙将军的边军里掺沙子。

那孙将军不是说待那些边军如兄弟,什么事也能瞒住吗?现在我就给你送进去上千粒“沙子”,看你穿靴子的时候硌不硌脚?

裹得像粽子一样的那位校尉是伤兵的代表。他的作用除了增加孙将军的心理负担外,还要让孙将军知道,这校尉要是死在军营里了,要比死在外面麻烦很多。

王朝有制,官员死亡,不但要报兵部户部,还要报礼部,好根据此官员的生平事迹做出评价,相当于名誉表彰的意思。

可要是死在萧冉家里,那就没什么事了。

因为这些十年前便被掳走的人,早就被削籍了。只要没有新的消息,他们就一直属于没有了的人。

既然是王朝没有了的人,也就不存在那些麻烦了。

所以,萧冉坚信,只要自己这些计策实施开来,那孙将军必然不会严格按照兵部的行文做事,而是给那些人行个方便,让他们回转家乡。

现在那些老卒只在门口这一站,便让那些数年无战的边军胆颤。若是进了军营当差,还不把那位孙将军头疼死。

萧冉站在远处看着那些老卒越说越热闹,便在心里这么想着。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