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迁都成都(2 / 2)

郭嘉这货,直接让他当军师,为了增添恶趣味,刘协特意增设军师祭酒之职,并设军机处,让老毒物贾诩跟他分别担任军机处正副头头。军机处的职能,便是刺探情报,分析情报,总揽军机要务。

贾诩这货心狠手黑,使的计多是毒计,不让他当特务头子,简直就是浪费。

至于胡昭,刘协让他当御史大夫,有纠察百官之职能。

武将方面,徐晃从虎贲中郎将迁为羽林中郎将,接手张任手中兵马,守护成都与皇宫之责,其爵位从之前的亭侯变成了乡侯,提了一小级。

太史慈虽然是射声校尉,但封了个亭侯。甘宁依然是横江校尉,封了个小亭侯。

擢升陈到为城门司马,协助徐晃,训练羽林军;吕蒙为左陛长;关平为右陛长;周仓与廖化,一个步兵校尉司马,一个骑兵校尉司马,分别替刘协招兵买马,训练新兵……

至于益州原本的那些官员,刘协也有酌情进行封赐,就比如益州各郡长官,分别被刘协调入中枢,然后由他安排人手替换。而像从事王累,张松,王甫,张任,泠包,严颜这些,都得到了重用。

当然,还有赵韪、庞羲、高沛、刘璝等领兵在外的原益州官员。不过像赵韪、庞羲之流,刘协直接就封给他们一个大官,让他们回成都上任,手中兵马嘛!自然由刘协派人前去接手了。

大肆封赏之后,接着又颁布几道圣旨,第一道圣旨,大赦天下,减免百姓三年税赋;第二道圣旨是办学,办的不仅仅是太学,还有医学,以及其余匠学;第三道圣旨,则是求贤举士。

为办匠学,刘协又另颁了道旨,进行工匠科举,工匠科举,所指定的人才,全是一些武者与匠工,而非士人学子。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可参与匠学。

这些旨意,虽然有些人心有抵触,但刚得了封赐,却不好驳刘协的面子,是以没什么困难,旨意很快便传达了下去。整个益州,如沸水翻腾般,显示出一片新气象。

虽然如今新朝庭这架大机器才刚刚架构起来,运转还不是很灵便,可是比起之前那令不出皇宫的境况来,这种虽然运转不太灵活的境况,却是让刘协有种如临新生的感觉。

这种感觉,确实是太妙了!

一干封赏下去,时间已经不早,刘协朝刚刚被他提为中常侍的张兼示意了下,这个年纪不过三十的太监看到刘协的眼神,便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此时,司徒赵温走了出来,持着朝芴躬身道:“陛下,老臣有本启奏!孟子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陛下乃一国之君,岂可无后!陛下东归,几经磨难,方建都于成都。然此前种种磨难,使陛下后/宫十不存一,今只余皇后与几位宫女,实让闻者伤心,见者泣泪……”

刘协暗翻白眼,暗骂这老不休,这种话也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不过,朕喜欢!

赵温的意思,是让刘协于成都选秀,以充**。不过刘协却是皱起眉头,摇头道:“今刚迁都于此,诸事百废待兴,怎可费钱粮于选秀之上。不过赵爱卿所言亦是有理,是以,朕决议,纳蔡邕蔡大家之女蔡琰、其侍女杜秀儿、乔(桥)玄乔公之女大乔、诸葛氏女诸葛玲、淮阴步氏女步练师为妃,其余便不必大费周章尔!”

殿上诸臣一听蔡琰之名,脸便绿了。蔡琰何许人啊?那是个位寡妇,怎可为妃?

还有那杜秀儿,一个小小丫环,又岂能为嫔?

“陛下,选妃之事,关乎天下,关乎朝庭,不仅要视其祖上是否清白人家,还得视其自身是否清白,此事非陛下一人之事,岂可草草决议,还请陛下容臣等详加甄别……”

赵温低着头,声音越说越小,因为,刘协的双眸此时直瞪着他,仿佛要冒火一般。

“还有谁反对?”刘协咬了咬牙,双眸朝四周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