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出口成章(2 / 2)

最强大唐 便衣佛陀 2641 字 2019-11-26

外面的学子也一下子沸腾了起来,连声叫好。

李恪犹如身中重击,脸色苍白的瘫软到地上,这一刻王大锤成了胜利者,他成了一个小丑。

不过,好在别人好像并没有将目光放在他的身上,最后还是李世民看不过去让人将他拖了下去。

这诗是陈毅的一诗,被王大锤今天拿了出来,而且非常的应景。

《青松》这短诗,是陈毅借物咏怀组诗《冬夜杂咏》中的篇。作者通过对抗暴寒的“松”的歌颂,赞美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从王大锤嘴里诵读出来,却又有另外一番滋味,就像是在借青松比喻自己,用大雪讽刺魏征。

诗的前两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种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从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争,一压一挺两个掷地有声的动词,把青松那种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得惊心动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作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之后,青松将更显其高洁的本性。“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但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同时也是华夏儿女们不畏艰难、雄气勃、愈挫弥坚的精神的形象再现。

用到王大锤身上,就是王大锤像青松一样,面对魏征和吴王李恪的压迫坚韧不拔、宁折不弯。

大家能够听出王大锤的抗争,面对压力敢于挑战的勇气。

李世民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次终于让魏喷子在王大锤手里吃了憋,他的心里莫名的开心。所以才有了那一声自内心的称赞。

一《青松》诗,既证明了王大锤的清白,也显示了他的才思敏捷。

至此,弘文馆上下无不叹服,他们仿佛在王大锤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在曹丕逼迫下七步成诗的曹植――曹子建。

魏征的脸色很难看,王大锤将他弄成了以势压人的恶人,关键他还无力反驳。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场诗会,最终以王大锤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也以李恪和魏征的失败而告终。

不久之后,被好事者传了开来,一时之间又成了长安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这青松诗,还有之前的劝学诗也一度成了读书人口耳相传得名篇。

大家争相称颂,王大锤从此多了一个外号“王青松”。

好事者将这件事,当成了段子来讲,竟然风靡大街小巷。

但是,王大锤却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生一样,依旧我行我素,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半点变化。

京城里的各个书院,都有人背诵王大锤的这两诗,好多女子也都竞相传诵,将作诗的王大锤当成了一位才华横溢,品性高洁的风流才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