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满足感(求订阅,票票)(2 / 2)

事实上,这也算是电影节的一种氛围习惯。

就像是经常会出现影片太烂或者太过枯燥,导致大部分的观众中途离场的情形发生,如果电影受到肯定,掌声也是免不了的。这也算是鼓励吧。

莱曼和哈维尔-巴登等人站起来朝着四周鞠躬谢意,听着掌声越来越热烈,哈维尔情不自禁的偷偷扫视了大厅一圈,感受着众人投过来的目光,不由得浑身舒爽。

他当演员,认真演戏,为的不就是类似的一幕吗。

一颗心陡然的滚烫,仿佛高高落下再又升起,做着往返运动,亢奋的都站不稳了。

而另一边,墨镜王看着这一切,心情很是复杂。

或者说看到别人的作品被观众这么支持,酸酸的又带着点振奋——劳资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现在拿不出好作品了。哎,其实还是有点小羡慕。

作为一个导演,很能懂得这种偶然的激情和灵感的碰撞之美,此刻,气氛火热的无以复加也是对此种情况的最好体现。

莱曼开怀的笑着,也在享受这一刻,虽然得过许多,经历过更多,但类似的掌声依旧是他所追求的,且永远不会乏味。

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但却是所有导演都会沉迷的滋味。

感受过,便不愿放下。

大约过了几分钟,主办方出来控场,毕竟观众们的热情之后,终归还是谢幕——下一场要准备放映了,得腾出场地。

等到观众离开,莱曼等一干主创又转去隔壁的发布会大厅参加首映之后的记者会。

其实也是给报纸杂志提供一个素材话题的地方。

临近傍晚,大家都不想拖拖拉拉的浪费时间,刚刚坐定,台下的媒体人们纷纷举起手。

然后,主持人就点了一位戛纳本土报纸《戛纳早报》的记者。

这是位戴眼镜的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她接过话筒用带着些许南方口音问道:“拉斯特先生,首先我要说,《老无所依》绝对是你执导的又一部让人惊艳的作品,无论是配乐还是叙事方法都与你过去的电影有了一些创新、改变。不过,我很好奇的是,你个人是怎么看待你的这部影片的,立意方面或者剧情的设计方面?”

莱曼等对方说完,才笑着答道:“谢谢你对影片的肯定。不过,要问我如何看待的话,往大了讲,我想表达的是时代的变化、风气的改变,就像二十年前我们还是用信件聊天,相互消息的等待总让人抓狂但又有无限美好,但现在有了互联网,对远方的联络无比快捷,还能去知道更多人的生活,每日得到消息的信息量在加大,老一辈的生活方式跟新一辈的生活方式已经呈现一种割裂......

但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一种无序。每个人都想掌握生活,但都做不到。正是有了未知和看不清路的迷茫,生活才足够精彩,让人期待。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是否满意。”

莱曼的幽默,让台下响起了一片轻笑声。

对电影的解读,总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想法,就像读《三国演义》,很多人喜欢代入曹操、赵云、诸葛亮,但也有人会代入司马懿......忍忍忍忍忍......所以这个问题是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的,莱曼也只是笑称而已。

接着,又一位记者拿过话筒。

看他的模样,似乎是西班牙人。

果不其然,这位一开口就对准了自己的老乡,“请问巴登先生,你能说说参演这部戏的一些有意思的事吗?比如你是怎么被选中的,拍摄过程中的对导演或者合作伙伴的评价看法?”

哈维尔还以为自己是个打酱油的,却没想有人提问他。

所以,他思索了好一会,才整理好语言道:“怎么被选中的,我自己也不知道。那天有个人打电话通知我的经纪人,然后就告诉我要去好莱坞演部电影,到了之后,才知道角色分量很重,当时我还有些怕搞砸被骂什么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演国外的戏,后来演得顺了,也就投入到拍摄之中了......”

“嗯,我可以证明他说得是真的。因为我本人在挑选类似的角色演员时,刷过许多电影,他在《火腿,火腿》和《当黑夜降临》里的表演促使我觉得安东这个角色他很适合。”

“那他这头奇怪的发型......”记者再问。

“你不觉得很有喜感吗?”莱曼笑道。

哈维尔-巴登也附和道:“当时确定造型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形象完全被毁了,这头型确实挺傻的。”

“哈哈......”

现场采访的氛围就在类似的欢笑声中结束。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