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灵感来自科幻小说(2 / 2)

听到沈宇这么说,赵屹鷗还没什么反应,黄垒和林继岽这对师生却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黄垒虽然是京电老师,自己的作品又是以电视剧为主,国内电影市场的容量他还是很清楚的,烧钱的科幻电影要回本相当困难。

而国外的话,虽然他听说环宇的特效技术不错,跟国外电影公司也有一些关系,但跟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比起来,黄垒认为环宇哪怕不弱,但也没有什么优势,人家那边同类电影那么多,凭什么要看一部有文化隔阂的?

黄垒跟沈宇的关系不错,据他所知,环宇电影这么多年,唯一一部在海外大卖的电影就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了,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片。

而林继岽,则有些心有戚戚焉的意思,因为他太了解做特效到底有多烧钱了,没看到他们公司都已经被《精灵世纪》这么一个技术要求没那么高的三维动画长片拖得摇摇欲坠了吗?

科幻片,像《我的机器人女友》那种成本相对比较小的还好,一旦将重点放在视觉特效上,那花的钱还不得海了去?

只有赵屹鷗不太清楚这里面的情况,还颇为好奇的问道“我听说沈导你的新片就是科幻类型的吧?刚刚杀青的那个。”

“《我的机器人男友》确实是科幻片,但真正的大场面不多,也就是十来分钟,而且特效并不算顶尖的那种,主要是以创意取胜。”沈宇摇了摇头,解释道。

虽说沈宇版的《我的机器人男友》在特效上做得费时费力,肯定是比原版《宝莱坞机器人之恋》要精细一些,但那段机器人变身大战的高謿戏更多的还是依靠脑洞,不是不能做得更好,实在是怕上映之后没办法回本。

像《我的机器人男友》,这还只是将视角聚焦到一两个人身上的“小品级”科幻电影,环宇这边就要开始考虑收回成本的压力了,那如果是其它主题的呢?

科幻小说也好,科幻电影也罢,多的是世界观宏大的叙事,比如《流浪地球》这种,沈宇起码最近十年都不想动,所以他宁愿多出点钱,从刘电工那里购买有效期更长一些的改编权。

反正这个年代除了环宇以外,也没有哪个影视公司会跑去买国内科幻小说的改编权,都便宜得很。

另外《一日囚》沈宇也买了,也在拍摄计划表上,不过这种主要玩概念的科幻电影投资虽然不高,但跟他刚刚说的科幻大片是两回事。

简短的回答了赵屹鷗之后,沈宇又接着说道“所以我后来评估了下,暂时都不拍了,不过其中有一本小说的名字,倒是给了我做节目的灵感。”

“沈导你这话就有点玄乎了吧?要说小说给了你电影或者电视剧的灵感也就罢了,还能还能给你做节目的灵感?”黄垒听完,有些不信的道。

赵屹鷗也追问道“而且我刚刚没听错的话,给你灵感的还不是故事内容而是名字?到底什么小说?”

林继岽在一边猛点着头,同样好奇的看向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