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2 / 2)

李小鱼怔了怔,连连问道:周使君,你怎么会这么看呢?

周博笑了笑,继而又严肃的说道:小鱼,殊不知若不是女人受苦生孩子,那人类该如何延续呢?单单这一点,难道就不够伟大吗?

李小鱼听了这番话,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本来就很漂亮的杏眼,现在愈发的秀美了起来。只是她的脸色却越来越惊异,很快就转为了发烫,脸蛋上渐渐就显出了一片红晕之色。

周使君,你都说些什么呢?

周博看到李小鱼的样子,只能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看来道德纲常的事情在古代还是不能轻易的逾越。他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说道:我说的都是实话,只是你们不容易理解罢了。那,除了这一点之外,女人还有很多好的地方呢。比如男人在外出征,他们的衣衫不都是女人在缝缝补补吗?不至于让男人赤条条的就上阵杀敌去了。

李小鱼听周博说了这话,倒还是可以接受,她赞同的连连点头。

周博又说道:除此之外,女人每天做饭农忙时还要下地帮忙,时时刻刻都要照顾夫家。如果没有一个女人在男人背后支撑,男人要分心去理会这么多物什,怎么可能会成功?

李小鱼连连赞道:是呀,是呀,就是这样。

周博笑了笑,说道:所以,我从来不歧视女人的。

李小鱼心情好了一些,今天发生的事情对自己的影响自然也淡然了下来。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周使君你还真是一个好人呀!不过今天我倒没有被他们歧视,因为今天我去庆安客栈的时候,发现他们商队里面也有一个女子呢,而且

周博有些惊讶,黑商队竟然有女子在里面,黑商队应该都是一些跑江湖的人才是,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跑江湖呢?他显然不能理解这一点,不过自然也不会不相信李小鱼的话。

而且什么,你快告诉我?他连忙问了道。

而且,好像那些商队的其他人,有什么事情都得听这个女子的话。也就是说,也许这个女子就是黑商队的首领呀。李小鱼很认真的说道。

不会吧,你确定吗?周博再次惊讶不已。这什么世道呀,女人竟然能做出这么大的事业,该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

我刚开始去客栈的时候,见了那女子一面,可是那女子见了我,直接又返回房间了。本来我没注意什么,可是后来我和其他人谈的时候,一旦遇到强硬态度,这些人都会跑到那女子的房间去请示。虽然在房间里的谈话我没听见,可是那些人进门之前都是恭恭敬敬先敲门,一看就是有身份的!李小鱼将事情原原本本交代了一遍。

周博暗暗思索了一阵,看来这个女子一定不简单。

嗯,那今天你和他们谈判的结果是怎么样?他问道。

那女子都不肯见我,显而易见,他们根本就不想和我谈。其他人纵然和我谈了,可是都是谈一些规矩条框的,好像他们是老大,我们要听他们的才是。我提出的意见,他们完全就当作是耳边风似的,一点都不在乎。李小鱼有些气愤的说道,不过说到这里的时候,又有几分委屈,怒着小嘴,想哭却又觉得自己不该哭。

周博缓缓吸了一口气,看着小鱼,安慰的说道:小鱼,你别伤心。那女子敢小瞧你,这件事我一定不会就这么算了的。不过,眼下我们还没有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暂时还得忍一忍。

李小鱼望着周博,奇怪的问道:周使君,你要为我报仇吗?

周博笑了笑,一边点头一边说道:会的,你是我的人,他们敢欺负你,自然就是不给我面子了!

不过他说完,立刻觉得有些词语有得过分了一些,顿时语塞了起来。

李小鱼本来还心怀感动,但是一听到周博忽然冒出一句你是我的人,小脸蛋一下子就绯红了起来,心口也砰砰乱跳的不行。她忽然低下了头,有些埋怨的向周博说道:周使君,你又瞎说了

周博连忙打了一个哈哈,说道:小鱼,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们两个是同一个阵营的。这样吧,明天一早,我就去会一会这些人。

李小鱼嗯了一声,想了想之后,说道:那周使君,明天早上让我陪你一起过去见黑商队的人吗?

也好,你就跟着我一起去,我会让他们知道,你是我周博堂堂正正委任的官员,决不能让他们再不敬你。周博很认真的说了道。

那好吧。李小鱼点了点头。

这时,李旭中匆匆的跑了进来,一脸大汗淋淋,手里还抱着好大一堆的书本。他来到正堂之后,看见周博和李小鱼,连忙向他们行了一礼,行礼的时候一不小心,手里的书本全部都跌落在了地上,稀里哗啦的一大堆。

李小鱼看着李旭中傻乎乎的样子,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不过她还是念及同事的关系,蹲下身子来帮李旭中捡起这些书本。

《论语》?《中庸》?《三字经》都有呀?这些书是做什么的呀?李小鱼一边捡起书,一边看了册的名字,顿时好奇了起来。她发现这些书本有的很新,有的很旧,而且还有重复内容的书有好几本。

周博也有些疑惑,不过想了想之后,隐隐约约明白是什么事情了。

李旭中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然后说道:还不是官学的事情,现在城里面没多少书本了,这些书本都是刚才我亲自去挨家挨户借来的,不过归根结底,其中一小半还是我自己家里的书。城里很多读书人的书都没了,丢的丢,毁的毁,还有的不肯借。忙了一整天,就弄到这五十五册书。唉!

周博笑了笑,问道:官学如今只有这些书本吗?

李旭中再次叹了一口气,说道:倒不是官学,只怕全城也没多少书本了。不过好歹从启蒙教育到圣贤书,还是都齐全的,只不过数量有些少。到时候来读官学的学生,只怕要很多人用一本书了。

其实,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抄书。抄书不仅有利于记忆,也能减少现在书本匮乏的难题呢。我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读十遍书,不如抄一遍书。可见抄书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功夫呢!周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