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陆军讲武堂(2 / 2)

甚至在心里把他的位置摆在了和郑成功同等的高度上。</p>

来聘能有这么坚定的信念,只是为了一件事。</p>

摧毁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乡绅阶层,建立一个新大明。</p>

太子朱慈烺以太子之尊为他辩解,甚至是把罪过主动拦在了自己身上,来聘极其的感动,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p>

再造一个人人有地种,人人有衣穿的新大明。</p>

接下来,本应该是郑成功第二个开始阐述自己的战术思想,也不知是为了压箱底还是别的原因。</p>

他没有第二个站起来,让给了已经迫不及待的满丹臣。</p>

满丹臣的嘴笨不怎么会说话,做事向来都是多干少说,便拉着乙邦才来了一场军事沙盘推演。</p>

一句话不说干巴巴在那进行战争沙盘推演,哪里会有声情并茂的阐述战术思想,能给太子朱慈烺留下的印象深刻。</p>

从刚才太子朱慈烺以堂堂太子之尊,为了洗去来聘的污点,主动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就可以看得出来。</p>

太子朱慈烺对于大明和满清之间的这场战争推演极为重视,重视到都把先生朱舜请来了。</p>

今天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但乙邦才不愧是重情重义第一人,二话没说直接陪着满丹臣进行了沙盘推演,放弃了这个在太子朱慈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千载难逢机会。</p>

太子朱慈烺麾下的势力还处于草创时期,陆军讲武堂又是人才辈出,也在不停的招募学员。</p>

如果不能尽快的简在帝心,几年后就会淹没在人才辈出的陆军讲武堂学员里。</p>

太子朱慈烺平时的事务十分繁忙,能够记住的名字有限,记住一个名字就会少一个。</p>

能不能简在帝心,等到太子登基以后这其中的差距大到惊人,三边总督和普通总兵之间的差距。</p>

一个是边关三大总督之一,达到了武官的顶点,另一个官位也不低毕竟是堂堂的总兵,却只是众多总兵中的一位。</p>

乙邦才不像郑成功和满丹臣那般家世显赫,自身又是难得一见的将帅之才,未来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功业。</p>

同样是贫寒出身,同样是三期学员,还同为班长的来聘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p>

就剩下亿邦年一个人了,他却是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站起来和满丹臣进行了一场战争沙盘推演。</p>

显然是放弃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机,重情重义的乙邦才无怨无悔,甚至没有半点在意。</p>

乙邦才不知道的是,正是他这份义薄云天的重情重义,让太子朱慈烺牢牢的记住了他。</p>

在这个贪官多如牛毛遍地小人的大明,乙邦才的品性实在是难得可贵,几乎可以说是吉光片羽。</p>

人才难得,关羽岳飞那般的忠义更是可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