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战略处的争执(2 / 2)

“东林党会抛出了这么大的一个诱饵,里面一定掺杂了很深的算计。”</p>

“也不是不能吃,只不过在吃这块肥肉以前,要把砒霜跳出去,咱们要先看看东林党到底有什么谋划。”</p>

“如果能破解了这个算计吃下这个天津府当然是没有问题,如果是吃下了砒霜,可就是害了朱玉了。”</p>

“甚至有可能牵连十朋,让东林党彻底破坏好不容易已经快到中期的工业革命。”</p>

每次涉及到策略方面的问题,曹文耀的不温不火就会变成据理力争了,寸步不让的说道:“就算是砒霜又如何,到时候完全可以见招拆招。”</p>

“如果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下天津府了,天津府的重要性各位想必是清楚的。”</p>

“咱们之前就想过要拿下天津三卫这个卫所的大权,但天津三卫终究只是一个卫所,在人口、经济、政治各方面都明显很是薄弱。”</p>

“完全不能给未来的那座天津港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或者说一个靠山,现在东林党难得把天津三卫变成了天津府。”</p>

“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抓在手里,吃到嘴里的东西曹某就不信了还能吐出来。”</p>

工业派和东林党这样的庞然大物进行党争,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沉重损失。</p>

宋应升就是因为知道天津府对于天津港的重要性,更明白工业革命对于大明和整个民族的重要性,才觉得这件事要稳妥一些。</p>

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问题,宋应升的温和,也变成了寸步不让。</p>

不过,宋应升的话还没说出口。</p>

黄宗羲拿出了一只宣德炉,点燃了一炉香。</p>

一缕炉香袅袅。</p>

充满火药味的房间内,很快平静下来,多了几分安静祥和的气息。</p>

黄宗羲拦下了曹文耀和宋应升两人的争吵斗,目光投向了朱舜,这件事最终还是要朱舜来拍板。</p>

他们争吵的再是激烈,也只是希望朱舜能够从他们所有的想法里,斟酌利弊,挑选出一条最有用的谋略。</p>

最终决定是否要拿下天津府的知府,拿下也好,不能下也好罢,战略处和整个工业派全都支持朱舜的决定。</p>

因为只有朱舜的决定,才能让所有人信服。</p>

朱舜摊开手里现有的情形,东林党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只允许带十台大明蒸汽机去天津府。</p>

要想治理天津府的旱情,只能依靠蒸汽机的抽水能力了,毕竟修建水库需要的时间比较长。</p>

少说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以天津府的旱情来看,短时间是用不上这个水库了。</p>

也就是说,蒸汽机最多只能灌溉五万亩的田地,只能治理五万亩的旱情。</p>

但早在朱舜回来以前,战略处已经把天津府各县的鱼鳞册进行了珠算,各县户房报上来的田地,大概是十万亩左右。</p>

也就是说十台大明蒸汽机是远远不够的,少说也需要二十台。</p>

按照东林党的意思,只有治理了天津府的旱情,才有可能的把朱玉这个天津府知府前面的权知两个字给拿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