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2 / 2)

“皇上万万不能开这个口子,口子一开可就收不住了,相当于挖了大明的根基。”

崇祯听到这句话差点没气昏过去,不就是提拔一个人才当个从九品官员,怎么就上升到了挖大明根基的高度,也太危言耸听了。

徐光启知道自己是时候站出来了,走出朝班说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破格提拔朱舜表明了大明招揽人才的决心。”

“微臣以为,这样不仅不会危害大明王朝的统治,还会有益于大明吸纳更多的人才。”

“不过既然满朝的文武不同意提拔为军器局副使,不如提拔为王恭厂掌厂。”

东林党人听到王恭厂掌厂,瞬间明白了,喜欢挖坑的他们,这是掉进了徐光启提前挖好了的陷阱。

军器局副使听着好听,却没有任何的实权,哪有直接掌握各种火器工匠的王恭厂掌厂实权大。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再反对的话,明白着就是和皇帝作对了。

就在东林党几位大佬思考对策的时候,金之俊再次走了出来:“国之重器这件事只是孙元化的一面之词,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如来一场比试,只要这个所谓的线膛枪能够赢了鸟铳,就让他做个王恭厂掌厂。”

高啊,这里要不是朝堂上,东林党人都要为金之俊的聪明才智击节称赞了。

东林党里正好有一个痴迷打猎的官员,练了一手好枪法,使用命中率只看运气的鸟铳,完全可以做到十枪命中八枪。

以他的好枪法,这个叫做什么朱舜的工匠,绝对没有希望了。

崇祯看着下面喜不自胜的官员们,差点笑喷了,不过为了保持君王的威严,强忍着没有笑出来。

崇祯叹了口气,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勉强答应了:“就按照金爱卿的意思办吧。”

商量完这件事,东林党人没有心思继续上朝了,东林党早就看这些所谓的西法党人不顺眼了,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们被踩在脚下的感觉。

崇祯也是没有心思上朝了,他更加迫切的想要看到,东林党踩人不成,反而被踩的黑脸表情。

朝会很快就散去了。

一顶轿子从京城走出,又来到了黄村的那座石桥。

朱舜第二天起来,就拿着一根炭笔,在木板上画图纸,准备把珍妮纺纱机给造出来。

这玩意的工作效率是普通纺纱机的八十倍,也就是说一台珍妮纺纱机一天纺出来的纱线,相当于八十台普通纺纱机纺出的纱线。

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难怪说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有了工作效率这么高产的珍妮机,就能提高赚钱的速度,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第二台第三台珍妮纺纱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朱舜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开办一个近代纺纱厂,改善家里的生活。

手摇式珍妮纺纱机的构造倒不是很复杂,朱舜已经画好了大致的框架,现在正在计算垂直纺锭、滚筒、传动皮带这些小零件的大小和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