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各怀鬼胎(一更)(2 / 2)

三十而不弃 留契小久 6351 字 2019-12-03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他们才跟神准那里,一对三,败了。

贝多跟他们这里,多对三,就不知道这次是以少胜多,还是以多欺少了。

这顿狂轰滥炸式的你问我答结束之后,贝多方才心满意足地正式开启了合约的商定环节。

神准说得没错,就算有人愿意“买椟”,也一定只是在变相地接近“珠宝”。

很显然,贝多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

工厂扩建计划分三期,贝多却提出,在三年内,分六期支付投资金额。

三年?

还六期?

贝多和食趣双方,对对方的意图都心之肚明,也各怀鬼胎。

对贝多来说,时间拖得越长,款项支付次数越多,他们挟资金以自重的机会就越多。

贝多也不怕食趣断尾求生,毕竟有六期呢!

平均分配下来,每一期进行的一半他们都有一次威胁他们的机会——只要瞅准食趣资金紧缺的时期,在合约范围内,把该打的款拖欠个十天半个月,食趣准会就受不了。

到那时,贝多在食趣那里,还不是予取予求。

如果十天半个月不够拖垮他们,那就再拖长一点,难道食趣还真敢拿着合约跟他们对簿公堂?除非他们彻底不想合作了。

郭尚北没有因为他们的过分要求而生气,反而很体谅地说:“如果贝多对于在短期内连续投资我们食趣的工厂没有信心的话,我们可以暂时把二期和三期放在一边,先谈第一期的投资。”

这句话,你可以理解成,如果贝多对这项投资的预期收益没信心的话,可以先试水第一期,之后在根据情况决定要不要追加投资。

但贝多的人都明白,郭尚北真正的意思是,既然钱不够,就别想着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

这简直是对贝多的侮辱!我们这么大的投资公司,还能投不起你们的一个小工厂?

“食趣完全不用担心我们的款项到不了位,我们要求分期支付纯粹是谨慎起见,想必郭总也不会不知道,这是投资公司的正常做法吧。”贝多的一个副总针锋相对地说。

分期投资确实是常见,但三期工程,分六期打款,呵!

郭尚北一个眼神,夏妍默契地接过了话头:“我们食趣也请贝多放心,在公司把四成的订单让出去的情况下,我们的工厂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意味着,即使工厂产能再扩大一倍,也只是将就着能供应公司目前的销售额。”

夏妍说话的时候,王毅磊把自己手上的材料分发给了贝多方的与会者。

待他发完材料之后,夏妍继续说道:“各位手上拿的,是我们公司的销量和工厂出货量的柱状图。照现在这个趋势,我们的工厂至少要在一年半以内扩建两倍,其出货量才能勉强跟的上销售量的增长速度。同时,根据我们的估算,如果我们能在半年内完成第一期扩建,一年之后我们就能收回第一期的成本了。”

看了夏妍提供的数据,贝多的人都领会了她的言外之意,如果工期拖到三年,食趣差不多都能自食其力了,哪里还需要贝多的钱?

夏妍提供完这些数据信息之后,贝多方集体沉默了。

郭尚北又补充道:“当然,我们之所以找到贝多,是因为我们不想把工期拖太长,工厂扩建越早,赚钱的日子就越长。毕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各位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时候,杨总满脸堆笑附和道:“郭总说得有道理,我们坐在这里,不就是在讨论怎么将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吗?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其实,听夏妍那么一说,精明的杨总立刻就意识到,贝多唯一可能卡住食趣的时机,就是在二期工程进行途中,一期投资尚未回笼的某个时段。

他想明白这点之后,非常爽快的让步了:“既然是这样,第一期扩建的款项,我们贝多第一次一次性支付全款,至于第二期的钱,第二次一次性先支付四成,剩下的六成,第三次支付,至于第三期,如果盈利状况持续见好,我们当然也是一次性支付。”

郭尚北一句废话没说,一只手五个指头全部甩了出去,简洁明了地说了两个字:“五成。”

这么直接的郭尚北,着实有些出乎杨总的意料。他没想到,郭尚北委婉起来是化骨绵掌,直接起来,也能打出漂亮的直拳。

直拳这一招,郭尚北也是现学现卖。

看着杨总来不及掩饰的震惊,郭尚北暗道,果然,直接也有直接的好处。

杨总却在想,这个郭尚北,真是完全不上当,好在他提出四成,本来就还留了还价的余地。

郭尚北的直接,也带动了杨总,既然对方都这么干脆利落了,他也不好意思拖拖拉拉:“既然郭总都开口了,我们贝多也不可能像个卖菜的小贩一样,为了一成的资金在这里讨价还价。”

杨总看起来来笑眯眯的,让人以为他是个笑面虎,其实他是一匹记仇的狼,睚眦必报。

这是在回应郭尚北刚刚的暗讽呢!顺带还损了他一把——他郭尚北可不就是在为一成的资金在跟贝多讨价还价么?

多一成资金就多一分安全感,再说被损一损又不会掉肉,要是被损一次就能多得一成资金,郭尚北热烈欢迎杨总随时随地来损他。

郭尚北像是没听懂杨总的画外音一样,真诚地夸道:“那是,再怎么说贝多也是全国一流的投资公司。早就听说杨总是个眼光长远,有宏观思维的投资人,果然是名不虚传!”

暗搓搓地损完人,还能得到一阵夸,杨总能维持表面的严肃,只在心里窃喜,也能算得上是有定力的人了。

他客气地道了句,哪里哪里,都是虚名。然后就转头对自己的公司的一个精算师说:“小朱,根据我们的预算,如果第一次一次性支付食趣的一期全款,我们最快什么时候能支付第二期?”

其实。精算师小朱觉得自己老板顺嘴答应的太快了些,就算对方不同意四成,也可以取个中间值4.5成啊。

不是说五成绝对不行,而是,对方拿到的资金越少,他们的计划实施起来就容易,反之亦然。

五成,几乎相当于是把留给他们运作的时间压缩到了最短。

然而,老板的话已经放出去了,他也不可能当面拆老板的台。

再说了,听到老板反手就报了郭尚北贬低自家公司的仇,他也不禁要为老板的机智点个赞。

难就难点吧!反正,干他们这行的,玩的就是走钢丝般的刺激游戏。

小朱很快领悟了老板的意思,配合地回答道:“从我们公司的整体预算上来看,一期完成后立即支付第二期的第一笔款,完全没问题。”

杨总谢过自己的员工之后,回过头问郭尚北:“老北,你看,两个工期连续开工,你们那边没有困难吧?”

郭尚北毫无异议:“我们一贯的期望都是越快越好,如果贝多的资金允许我们连续开工,我们食趣感激不尽。”

五成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杨总自己心中也有数。所以,他必须要让郭尚北答应连续开工,而且一定要落实到合约上,还要加大违约赔偿力度。

既然郭尚北这么爽快地答应了,那也省得他多费唇舌。

至此为止,几个主要的问题已经谈妥了。

随后,双方又敲定了一些细节问题,这次见面洽谈就圆满结束了。

合约没有当场签订,需要贝多方的法务来拟定。

不过双方的助理都做了会议记录,王毅磊和对方的助理互相核对了一下彼此的记录,确认没有不同之后,他们一行三人终于离开了待了整整一天的贝多投资有限公司。

------题外话------

是食趣成功第用“珍珠”诱得多贝买椟,还是多倍成功地用买椟的机会窃得珍珠呢?可以猜一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