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宝贝们。(1 / 2)

世子傲娇我作妖 羽且 7548 字 2019-12-03

 祝小月绷着脸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貌似有些幼稚的问题,慕容谨却回答得很认真,他深情地望着祝东风答道:“她的郎君。”

赵瑗的嘴角抽了抽。

祝小月憋了半天后,终于忍不住再次问道:“爹爹怎么突然对表哥好了?是不是觉得表哥人挺好的?”

“你喜欢的东西,以后爹爹都要学着去喜欢。你就是喜欢上一坨臭狗屎,爹爹也要试着去想它是香的。实在闻不出来香,就去想它也许是一坨大有用处的臭狗屎。”

赵瑗瞬间觉得,自己散发着热哄哄的味道。

与此同时,祝东风欢喜地拍了拍慕容谨的手背,表示对他赞赏;祝小月也拉了他的胳膊把头歪在他肩膀上,撒娇道:“谢谢爹爹,你真是我的好爹爹。”

笑意浮上了慕容谨脸。他欢心地想,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以后要忍着内心的厌恶,对这个小狗崽子好一点。

“昨晚你说的事,就算了吧。我仔细回忆了一下,爹爹除了装瘸子之外,也没别的错处。娘喜欢他,他也试着接受你了。”

睡到床上时,祝小月对赵瑗说。

“嗯,听你的。”

赵瑗心道,反对的话,不是扰了此时的情趣么?你说什么,我都会答,好,对,听你的。至于是不是真听,那是天亮以后的事。这个烦人的家伙是一定要踢走的。

最最重要的是,踢走前,把解药逼交出来。

祝小月是个好姑娘,但我更喜欢那个叫郭思谨的甜思思。那个眼里只有我的傻姑娘。

翌日是个响晴天,热浪扑面。

南粤知府钱云书得了大皇子来了此地的消息后,一早就在三江客栈的大厅里候着了。见了赵瑗,一番拜礼、客套后,切切叮嘱:

“最近城里不太平,大殿下出门要小心,一定要多带几个人跟着。”

赵瑗抚了抚有点褶皱的衣袖,漫不经心地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去府衙的路上,钱知府便把城内的情况,讲清楚了。

南粤府临海,离京城远,曾是个又穷又偏僻的地方,历朝历代常有罪臣流放于此,一些罪臣眼看着归家无望,又不甘心过清贫的耕种打鱼生活,就造了小船,出海谋生。

个别混的好的,乘了大船归来,宣扬别处沿海的地方,生活是如何的富足,召集了一部分年轻人,跟着他们出海一起干。

世外桃源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战乱连连,哪里有净土啊!他们干的其实是海盗的营生,打劫海上过往商船,以及岸上的渔民、村民。

出海最大的障碍就是船的问题,出去死的人,大半是死在海浪里。一个大浪过来,船小的,船破的,真接卷走,或是拍散。

随着人们对船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部分人不愿出海的人,就想到了造船。造大船,造好船,一样的能赚钱。

是以,南粤府有了最大的海船,慢慢成了最大的港口。

年纪大的,赚着大钱的,有人不愿意再在海浪刀尖上寻生计,就在岸上买田置办房产,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李家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南粤李家,家主李本福是吏部尚书的亲哥哥。

曾经最大的海盗头头安居于此,前几任的知府都是心惊胆颤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生怕哪天府衙被洗劫一空。

南粤府在南边,又临着茫茫大海,不用操心会有邻国来攻,也就没有驻军。府衙内除了有职务在身三十多名官员外,还有捕头捕快两百多人,常规配备的府兵一千多名。

所有的人加起来,还没李家的看家护院人数多。

担心归担心,两个月之前的日子过得倒还算安稳。一些小打小闹的流蹿犯,远不是训练有素捕快们的对手。在你偷我捉,你藏我找的搏弈中,南粤府的治安,总体还算太平。

近两个月以来,这个状况却突然改变了。

沿海的几个村庄,开始出现几十人一起登岸,有组织有计划的抢劫,过往的船只,也常有被抢的事情发生。百姓们的怨气很大,钱知府会同捕头制定了几个方案,没日没夜的埋伏在沿海的几个村庄,以及港口抓人。

能用的人少啊!埋这村了,哪村出事了。两百多个人,最多分两处嘛。

劳劳碌碌,无功而返。

就在这种时候,秦观以及另外两名户部的官员来推广经界法。

还推广经界法呢,人没被海盗掳走就不错了。

“这个情况,怎么没上报朝廷呢?”

踏着入府衙的石阶,赵瑗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报了,给京城修了三四次书信,一直没有回音。”钱知府叹着气说:“下官还以为,朝廷里的大事还忙不完,这里的小事,不足以引起大人们的重视。”

赵瑗瞄了钱知府一眼。这个瘦巴巴的老头,再有两个月任期就到了,是想拖到九月,拍屁股走人的吧。

南粤府这地方,大多官员都不愿意来。极个别想来的,都是抱了别的想法。地方官三年一任,知府位置上安稳的混三年,回京就能官升一级。

不是好地方,却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进了府衙,赵瑗喝着茶说:“钱大人,平江府的李临江你认识吗?”

钱知府不知赵瑗说这话是何意,但老实的回答了:“去年回京述职时,见过一次。前几日,在秦大人那里听说,经界法在平江府推广的很成功。”

“他最近官升了两级,调户部的文书已下,任左侍郎。”赵瑗不紧不慢地说:“现在的户部尚书身体不好,几次上书圣上,要辞官归田。一直没寻着合适的接替人选。”

官场上的人,都是人精。何况赵瑗的话说的很明显,钱知府没有任何思考地,就听出了赵瑗话里的两个意思,尚书空缺,人选待定;李知府因为经界法成为了热门人选。

这么大年龄了,官高一级还是两级,对于本人来讲不算什么事。但对家族与孩子们来讲,就不一样了。若是本人成了尚书,那他钱家就出了个尚书,他的孩子们就有了尚书的爹。小儿子还没未成亲呢,说不定能在京城找个权贵家的嫡女。

钱知府言词恳切:“就是拼上这身老骨头,下官也想把海盗赶走,把经界法推广下去。为官一任,谁不想有所作为。只是人手实在有限,大殿下能调兵过来吗?先把海盗给缴了。下官带人去缴。”

“姑父,您有什么好建议吗?”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瑗把南粤府的情况大致讲述后,虚心地向慕容谨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