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两难间(2 / 2)

贰臣 菖蒲君 6021 字 2019-12-05

“帝国已经输了一阵,夺取河间府的计划已经无法实施,绿水营谍报显示,神光三路大军分别进犯我境内,尕布湖马场若非王帐龙骑跟随护驾,恐怕也会被打个措手不及,没了优良马匹供应,北胡铁骑算什么?”

“身后便是万丈悬崖,如果按照神光皇帝的战略意图稳步推进,咱们只能做困兽之斗。这个时候就是要打乱神光皇帝稳扎稳打的如意算盘,他想趁着草原遭灾的光景,以神光朝富庶的国力耗死咱们,那咱们就给他拼命,既然咱们赢不了了,就只能争取不输,王都没了可以重建,只要您和王上仍在,这草原还是耶律家的。”

“穆老,您有几成把握?”老太后不是傻子,反而是精明强干,否则也不会把持军权,垂帘听政,如今听完穆老谷主的分析,便开始做下一步打算。

“五五之数,咱们帝国眼馋南方富庶之地,他们神光更是舍不得安身立命的根基,唯有以瓦碎之心决战玉器完璧,才能争得一线生机。”北胡兵圣呷了一口茶后,悠悠的说道。

若不是听进去了这番话,老太后是不会答应撤离王都的,如今北胡大王率领所有兵力与神光朝决一死战,胜负却在五五之数。

现如今整个北胡帝国就如绷紧的弓弦,不能松开,松开的后果是先把拉弓人崩伤,但也如俗语所言,弓弦不能绷太满,太满则易断,若是神光大军能抵挡住汹涌如潮水的进攻,僵持住的话,先覆灭的必然是北胡大军。

双方在幽云城激战的第二个夜晚,北胡在扔下了上万具尸首的代价下终于攻进去了,神光大军无奈只能放弃了外城的争夺,退守翁城,借助地势和城墙拼命死守。

先锋游骑回报:“城外青山五十里地,发现大股军队激烈交战,看军旗像是右路军主帅刘之纶,泽康王部与北胡精锐鬼怯军。”

原来右路军在桓檀调走半数鬼怯军后,刘之纶迅速捕捉战机,集合所有战部对剩下的敌人展开了反扑,两军一路追逐厮杀,泽康王中箭昏迷不醒,已经与大部队失散。刘之纶收拢部队与鬼怯军周旋了半月光景,虽然死死的咬住不放,但敌军大将恪守军令绝不贪功冒进,导致右路军如鲠在喉,却无力歼灭这三四万之众的鬼怯军。

后期敌方统军大将更是调转马头,率部直接杀向了幽云城方向,等到刘之纶人马反应过来后赶紧追赶,万万不能让它与幽云十二州的大部队汇合,否则对中路大军形成夹击之势,势必打破幽云城决战的平衡局面,这一路的你追我赶,时不时回头厮杀一阵,导致右路军损失严重。

如今总算把这支鬼怯军,拦截在幽云城青山外的五十里地,此时对于城内鏖战的双方大军而言,都已经知晓东边城外五十里地有两支军队在拼命,救与不救在一念间,谁先救更是关键。

“来人呐,传令下去,着一千骑兵马尾绑上树枝,马背上帮着全部军旗,前去支援城外的鬼怯军,务必要高声支援,声势越大越好。”穆老头坐在大帐床踏上,身上围着羊皮被褥,缩成一团。

“师父,一千兵马是否少了点,给我一万人必将带回来鬼怯军四万精锐。”桓檀听着师傅的军令,不放心的问道。

“不少了,一千人马足矣。你赶紧去抓紧攻势,天黑一更时分,我要进内城守将府里吃烫锅羊肉,寒潮撵着咱们屁股追过来了。”穆老头满不在乎的摇头,对着大徒弟交代任务。

“圣上,城外厮杀的军队确认是右路军刘之纶部,看样子两支军队都有强弩之末的迹象。”

“报,北胡帝国派出援兵赶赴城外青山五十里地,看不清具体人数,但只见烟尘滚滚,战马嘶鸣,怕是万人规模。”帐内正在议事,又一游骑进来跪报。

“反应好快啊,看来北胡大王对城外的这几万鬼怯军很看重啊?陛下,泽康王殿下也在右路军中,从夔阴山北麓一路打到幽云城外,恐怕双方都是在死撑,就看哪一方的援军先到。”姚誉一向是老成持重,听到这军报也是一惊。

“诸位爱卿,有谁愿意出城消灭这支鬼怯军。”嘉隆帝眉头一展,直接询问在座众将。

“末将愿领兵一万前去支援纶帅。”姚大观第一个出列请命。

“给你三万精锐,带好粮草器械,务必要把他们安全带回,不必入城,你部原地整编入右路军阵营,作为侧翼继续拱卫中路大军,记住告诉刘之纶,保持阵型。”

“右路军为北伐大业贡献甚大,朕要他们安全归队。”嘉隆帝心中对泽康王佑胤的情况较为担心,半月前牛马栏曾传回佑胤中箭的消息,现在越是近在眼前,越是担心。

“得令。”姚大观大步流星的走出账外,清点兵马,从后门杀出去急速支援右路军。

“圣上看来是担心幽云城守不住了。”姚誉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得出嘉隆帝军事部署,若说姚家边军进攻不足,但防御能力整个神光大军中,无出其右者。

“为今之计,三路大军中只有佑杬那边存有变数,眼前的两路战况已经明朗,唯有死守幽云城才能夺取北伐胜利。”嘉隆帝对全盘局势看的清楚,自然也明白今日之战至关重要,传令诸将,稳定军心。

“启禀穆帅,神光大军分出去大股部队救援城外五十里地,从青山上观察,应该有二三万之多。”斥候急慌慌跑进帐内,夹带着一股寒风袭来。

“好,传令桓檀,集结全部精锐攻城,用火攻,把全部的硝石硫磺都用上,炸也给我炸开,务必拿下翁城。”穆老谷主眼中精光闪现,他赌的就是嘉隆帝爱子情深,与他对弈竟然敢分兵三万出去救援,真是天赐良机啊。

“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北胡兵圣用兵虚虚实实,鬼神莫测。

话说幽云城青山外五十里地的战场上,刘之纶拖着残腿身先士卒的拼杀,当他看到鬼怯军身后的烟尘滚滚时,心里便凉了半截,想着今日就是战死也算精忠报国了。

谁知情况突然峰回路转,只见对面旌旗招展,烟尘滚滚,但不见大军冲杀过来,反倒是随后姚大观率领三万大军杀了过来,形势瞬间转换,鬼怯军一触即溃,立刻败走,神光两股部队合二为一,趁势掩杀三十里。

当他们追杀鬼怯军三十里之时,幽云城内再次火光冲天,偌大的火球被弹石机轰入城内,更是伴随着无穷无尽的箭雨射杀,寒潮与杀气搅浑在一起,杀声震天,天地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姚大观与刘之纶传话后便领军原地整编,

“停止追击,前锋变后军警戒殿后,边军侧翼护卫,带好拒马桩,高栅栏,向圣上中军主力靠拢。”刘之纶不愧是军事鬼才,对战场形势判断精准,自他看明白鬼怯军的故布疑阵,到姚大观三万边军赶来支援合击追杀,他基本明白了嘉隆帝的顾虑,更懂得了此次北伐战争关键转折点的到来。

翻遍史料记载,幽云城在极短时间内被两国大军交换易手的事情难寻一例,从来都是一方唱罢,一方登场,各领风骚几十年,像如今神光北伐大军从北胡铁骑手中夺来尚未满月,便再度易手交还出去的情形是绝无仅有的。

后世兵家绞尽脑汁,反复推演,面对这无解的局面,也只能长叹一声,天不亡北胡。

一场北伐大战,打了足足半年有余,最终又回到了原点。神光大军退守嘉桐关,北胡铁骑驻守幽云城,两国对峙的局面,当嘉隆帝不甘心的最后下令火烧翁城时,后军已经彻底搬空了幽云城内的物资,坚壁清野,留给了北胡兵圣一座空荡荡的幽云城。

神光北伐,胜而不胜……

北胡南征,不败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