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该给谁报仇(2 / 2)

汉和三国 彭家大虎 7800 字 2019-12-10

拿着棍子的匪盗看看孩子,再扭头瞅了瞅村汉,冷冷的笑了笑。刚准备走向那村汉,便听到外面有其他人在大喊官军来了。

院子里的匪盗扔下棍子就跑,还不忘记拿走抢到的一些粮食。

剩下那个村汉摇摇晃晃的艰难站起来后,看了看趴在灶台的妻子,又看了看躺在地上的儿子,嚎叫着侧身冲向灶台的边沿,只见半截胳膊硬生生被撞断。

刚刚进入钜鹿郡的刘和大军停止了前行。

“校尉,前面的村庄里有匪盗劫掠。”

刘和听到后挥了挥手,示意大军上前。

总共还不到两百人的流寇匪盗又怎会是刘和手下大军的对手,顷刻之间便被包围击败。战阵中击杀了几十人,还剩一百人左右四散而逃时被抓到。

刘和站在村口,看了看远处破乱的村落,听着村内断断续续的哭嚎之声。本想一声令下直接砍了这些人的脑袋,却又想到昨日父亲的话,更想到了早先的谋划。

指了指跪在勉强的俘虏,刘和问道:“谁是首领?”

问了两声,那群俘虏也不回答。刘和冷笑一声,指了指前排一人,向旁边的兵卒吩咐道:“先拉出一个来问,不回答直接斩首。”

被拉出来的那人,赶忙喊着答道:“首领已死,那首领已死……”

刘和看了那人一眼,直接一挥手。“斩!”

被拉出来的第二个人,吓的瘫软在地,也同样重复着首领已死。第三个人,第四个人也是一样。一直到第五个人,匆忙指了指远处的一具尸体。这才让刘和相信这群匪盗的首领确实已死。

“尔等愿降?”

刘和刚说完,俘虏中纷纷叩首皆愿投降。而这时突然从村里冲出一人,其中一条胳膊已经断了,还在淌着血。另一只手拿一把破旧柴刀,呼喊着冲向军阵前的那群俘虏。

众人先是一惊,随后那管着巡视村内的军侯颇有些恼怒,能有村民从庄子里冲出来,足以说明自己手底下的兵卒事情做的不周全。

虽然这村民是猛然间冲出来,可毕竟只是区区一村民,还未靠近三十步内,便被刘和手下兵卒一脚踹倒。

那军侯押解着这村民到刘和面前后,单膝跪地抱拳。“卑职巡查未尽,自请领罪。”

刘和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先记下十军棍,后面若是立功可抵,若是再犯,那你这军侯也别做了。”

军侯领命退到一旁,只见中间被押着那村民,趴在地上拼命叩首,脑袋和地撞的嗵嗵直响。“将军,我妻……我儿……”

刘和走到跟前。“我不是将军,你也不要乱喊,有什么事你慢慢说。”

那村民依旧趴在地上,声嘶力竭的喊道:“报仇啊!”

刘和弯下腰,扶了扶这村汉的肩膀,本想安慰几句,这种事在这一年来见到的太多,只是近距离看到这村汉的脸便愣了一下。

这村汉的脸上竟有血泪流出。

“给我们村里三十一户人家报仇……我的妻儿……我的儿……报仇啊!报仇……”

一口鲜血从村汉的口中喷出,被喷了半脸鲜血的刘和眼睁睁看着面前的村民气竭而亡。

“校尉,此人已死。”

听到兵卒的说明后,刘和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而后继续仔细盯着面前的这村民。双目怒睁,脸上还有一道血槽,七窍爆裂,血迹斑斑,仿佛恶鬼一般。

原本那些残忍是这村汉一生都未曾见过的,而此刻眼睁睁的目睹一切的发生,还只是无能为力的看着,硬是见到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希冀被活生生碾碎,那便只能崩溃了。

这就是战乱后的匪盗,流窜的贼寇所展现出的恶。也许这些匪盗以前也有对于生活美好的希望,但破碎之后,便只能为恶,用如此残忍的恶,撕碎了世间。

刘和默然的看了这村民许久,那瞪着的眼眸早已空洞而无神,但是却仿佛能贯穿内心。眼角流出的血凝固在脸颊,一张可怖的脸满是憎恨。

这时之前被吩咐去探查的兵卒把那村汉院内的情形禀报了刘和。听罢后,刘和站起来扫视了一遍那群俘虏,一语不发,冷冽的眼神无人敢与其对视。缓缓抬起手臂后,只见略显颤抖的手臂上和脖子上的青筋鼓起。

所有人静默无语,整个场内不仅无声,而且似乎连一丝风都没有。所有兵卒都只是小心翼翼的抬起眼角瞥一眼刘和,然后赶紧再转过眼神看向那群贼寇俘虏,而此时那群俘虏只是肝胆俱裂的看着刘和,视线完全盯着刘和抬起的手臂。

突然间,一只手轻轻的拍在刘和的手臂上。扭头一看,正是戏志才在微微摇头。

刘和颤抖的手臂,在半空停了很久。然后侧过身,跟旁边的兵卒说道:“先押下去。”

百余名俘虏仿佛劫后余生一般,瘫软着被兵卒押解到俘虏营。

刘和再次扭头看了一眼那死在面前的村民,吩咐道:“找出害死此人家人的……”

“你要为他报仇?”戏志才打断刘和的命令,走到那村民的旁边,继续说道:“你能为他一人报仇,也可以为他一村报仇。可你怎么为整个冀州百姓报仇,又如何为天下百姓报仇?”

刘和瞪了戏志才一眼,然后狠狠将手中的剑插入地面。

戏志才连续三四次才好不容易把那村民怒睁的双眼闭合,轻轻拍了拍这尸体的肩膀,再次走到刘和身旁。“既然已经定计,便万不可因小失大。”

刘和仰头闭眼,长出一口气,然后冲着戏志才拱了拱手。

戏志才看着渐渐平静的刘和,说道:“这官不好当?”

刘和苦笑,无言以对。

这便是乱世,最难以承担乱世的是百姓,而最直接承受乱世的却又偏偏是百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