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易园棋缘(6)(2 / 2)

第二天星期日上午,休息好了的人们,陆陆续续来到这里。

李铁如还看到了贾加林老师,他忙着与其他棋友谈论韩国棋手李昌镐,说那人年纪轻轻的,就修炼得非常木;万事不动心,那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李铁如过来,首先是继续参加围联队的桥牌集训。

柴哥心思已经彻底集中到打桥牌方面,很可能已经放弃下围棋方面了。

这天,来的人不多;毕竟持续四天高强度比赛,人们已经疲惫不堪了,肯定是要休息休息的。

接下来这一周,李铁如在学校里,并没有人“嗤笑”他成绩不好;年轻同事们反而说什么,哎呀,咱们竟然天天与承德市围棋比赛第六名在一起上班,想想都不可思议呢。

好几个女老师也都心痒难熬,纷纷说要抓住机会学会下围棋;只不过,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口头上,繁重的教学工作,令人们绝难有闲暇,潜心学习怎样下围棋。

李亚峰又是一番羡慕嫉妒恨,言必称你们围联队如何怎样的;李铁如对上次比赛失利,感到非常抱歉,对李亚峰也有些负疚于心,于是言语间颇多迁就。

李亚峰其实只是迁怒于人,他明明知道,李铁如很卖力对柴哥解释过,只是人家提前专门设下了必须学会下围棋的“门槛”,才能允许加入“围联队”。

而他,却绝不肯学习下围棋,坚决不肯向柴哥他们围联人低头。

老师们里面,曹广、李刚俩小年轻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随时请问如何下围棋的各种各样疑问。

而且,每天放学后李铁如都会留学生教一堂课,都要用教育局专门配备的磁性大棋盘,讲解一些围棋题目。

几个有兴趣的年轻老师,也常常抽空跟随一起听讲;有闲心的,中午不睡觉,叫来几个学棋的三年级孩子陪他们互相练习下围棋。

小曹、李刚、小马、小王和小辛都是,只能如此学棋,顺便打发时间。

可是,大家公认非常聪明的小辛,却居然怎么也不会,完全下不过孩子们。

所谓会不会,一开始只在于能不能吃到对方的棋子;就是所谓的吃子棋。而小辛完全无法入门。

小辛也是二十岁出头,还没有结婚;精明干练,数学课教的非常棒,所有人都非常佩服她;可是却偏偏怎么也学不会下围棋,不知道为什么。

人家非常用心地学,很上心地跟孩子们练习;李铁如也特意看过,很遗憾地发现,只能说她实在没有天赋。

就像李铁如自己试验过,他学打乒乓球、羽毛球,根本接不到球;那么任谁想,还能再学吗

这种情况,估计普通老师也只有善意地劝说,放弃算了。

其实,这些人里面,真正最有下围棋天赋的,反而是死活不愿意学的李亚峰。

后面一二年,李铁如中午陪他们玩时,极度意外地发现了这一情况。

李亚峰下围棋的天赋,甚至比自己还高不少呢。

李铁如非常眼热了半晌,忽然记起来十年来,见到过不少人,下围棋的才能远胜于他。

最早的钢厂小关、公安局的陈小军、市招生办的小吴、教育局的巩局长、衣局长和李建、六中的王小军甚至石洞子沟的李志强;还有防疫站的白志军,大坝认识的小蔡、小严、小何、小姚、老夏、那子、张永志等等。

这些人,下围棋方面略有成绩的都没有几个;大多数成绩还不如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