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苦乐年华(1)(2 / 2)

人生第二苦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记得以前听过的潘多拉的故事,潘多拉由于受到众神的祝福而变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女人,但是由于太完美而让她觉得生活少点什么,于是她打开了那个盛满罪恶的盒子。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很年幼,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笨啊,放着好好的幸福不要,偏偏要去碰那个罪恶的盒子。

现在想想,如果世界真的有朝一日变成天堂,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罪恶只有幸福和安宁,那那个时候的人们生存的动力会变成什么呢

人生八苦,真的很苦吗抑或是那颗小小的枇杷糖,入口苦涩最后却甜蜜清凉,回味悠长。

其实,所谓佛就是觉悟了的意思。

佛祖释迦摩尼通过长久修行,把人生这八种情态做出了明确具体的总结,并且提出了一整套能够令人们原来所有颠倒迷离的种种烦恼,从而得以解脱的修持理论。

实际上,说句很不敬的话;他其实就是一个智商太高闲得无聊的人。

他研究清楚了,人生就是如此,如同唱大戏一样;可是你能够惊醒所有人吗被惊醒的少部分那些人又将怎样

亘古以来,无数先哲创出许多惊世经典哲学理论、宗教信仰,立意莫不是希望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令世界更加祥和。而事实上,任何一个哪怕目不识丁的粗俗人士,他成年后也自然而然会考虑,如何做才能活得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