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狂士登顶(27)(2 / 2)

这个情况或类似的各种各样的情节,在其他竞技项目里面也是极其常见。

绝大多数处于竞技领域低端的人们恐怕都要吐槽,你成绩那么好都还不满意,别人连前十名甚至前二十名都进不去该怎么办?

所以说,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所谓知足常乐的说法。

第三台是李铁如对姜爱军,第四台是每天都在进步的赵哲对王志刚,第五台是小蔡对郭广辉。

他们只能为后面的,第五到第十的名次而激烈拼杀。

李铁如第七盘执黑先行,其实他自己真的很不喜欢执黑棋。

本局棋倒没有那么明显,过往他执黑先行通常前半盘会落后。

今天他前面布局还不错,中盘战斗开始也略占上风。

然而中盘战斗结束后,即将进入大官子阶段时,他发现自己黑棋不妙了。

如果单纯看实空,黑棋是盘面六七目,貌似还勉强可以的样子;但是,蒋爱军的白棋全面厚实,没有任何薄弱的地方;人家可以处处搜刮黑棋,黑棋的目数绝难增长,白棋却处处有增长潜力。

这盘棋如果现在换李铁如执白,他有信心必胜;可是人家是白棋,自己是黑棋,这不就凶多吉少了吗?

他心里万分焦急,这不是说他非常在意具体到底会是第几名;而实在是对胜负太执着,真心看不穿、悟不透。

“执着”,也作“执著”,(梵文与巴利文:Upādāna),正确译文为取,音译为阿波陀那,印度教术语。

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

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这两个词语在不同的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新华词典》中只有“执著”条目,而《现代汉语词典》之中只对“执着”作了详细解释,“执著”则解释为“同‘执着’”。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为“执著”。

据词典解释,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信念极强的渴望,无法释怀,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

在词语“执着”中,“执”字取本义,是“拿住、把握”的意思;“着”字取引伸义,是“着重”的意思(注:“着”字和“著”字均没有本义,它们均是继承了“箸”的一些引伸义和假借义的讹变字):合在一起表示“稳稳地拿住(某物)”。

总体来说,是总共五条解释。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3、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

4、今天的“执著”指坚定不移。

5、执著的方向正确了就是坚定不移,方向不正确就是“傻”。

说白了,佛教的原意,就是简单指一种世俗中极其常见的,所谓“拿不起也放不下”那种情况。

这里当然没有褒义,而相反倒有些贬义。

而人们平常说的所谓“执着”,往往就是与持之以恒、百折不挠那种情况有些类似,带有一定的赞誉的意思。

说实话,现在李铁如对胜负的执念有些过强了。

三年前,他在蛤蟆石小学的一次内部象棋比赛里面,五个人打双循环,最后他以六胜二败成绩夺冠;小曹五胜三败获得第二,李刚四胜四败第三,宋校长第四,李亚峰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