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升降决战(10)(2 / 2)

他历年的承德市围棋比赛成绩,一直都仅在二三流之间徘徊,与此有直接关系。

老孟棋力强于王小军不少,但是却也有恋战的弱点。

不善于形势判断这一大弱势,直接造成有时候他难以判断,到底是应该继续战斗,还是应该选择妥协。

吴清源自传里面,自豪地说自己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擅长收兵。

收兵的字面意思是,收起兵器,撤退军队。

出处是《东观汉记·高凤传》:“乡里有争财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乃脱巾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争者感之,收兵谢罪。”

下围棋被誉为棋盘上的战争,自然也常有战斗发生。

兵法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话怎么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难道吴清源本人并不善战,又或者古之名将都浪得虚名吗?

我们还是需要看看原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情况。

“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这一段原文是延续前面最初的军事思想,强调的不是功绩,而是务求必胜。

论点就是说,所有提前谋划完善,而后获得必然胜利的战争指挥者,才是古代所称道、所推崇的最“善战”的;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名声,而且也并不在意那些虚名。

真正的善战者,都是在认为必胜情况下才会求战;反之都是先发动战争,然后才会研究获胜的可能性。

这一段原文是延续前面最初的军事思想,强调的不是功绩,而是务求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