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升降决战(21)(2 / 2)

有很多人说“高川格难以捉摸”,但高川格没有隐藏自己,只是接近他的一群人有所误解。

也有很多人说高川格的棋是“无力感”。

第一次看到高川格的印象是“学者”,与激烈的胜负无缘。

日本人喜欢“名人气质”,有强烈的个性,才有引诱力。

胜负世界必须要击败对手,自己才能向上爬,在别的社会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但胜负世界没有这一回事,双方都好、都有利是不可能的事。

可以靠的只是自己,别人怎样都不相关,我是我、你是你,这是彻底的人生观。

在胜负的世界里,棋士是孤独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容易凸显出你的个性,棋士都有强烈的个性是最佳的证明。

这一点高川格的性格与众不同,没有强烈的个性,没有名人气质,没有胜负师的魅力,一般人对他的评价不高。

高川格本因坊一直赢下去,所以不得不提高对他的评价,但大多仍不认为他是当代棋士。

他的父亲名叫龙吉,事业第一,跑遍日本各地,曾犯了贿赂罪入狱,另有同罪者,但他没有说出他们的名字,一个人承担,有做老大的气概。

后来定居和歌山县田边市,当市议员,他的父亲倒有胜负师之素质。

高川格的父亲在家与居住在附近的棋敌弈棋,高川少年在旁观看,自然地学会了围棋。

但父亲没有发觉少年已经学会,发觉时,少年可以授父亲九子!

父亲大吃一惊,决定叫少年当专家棋士,到东京当光原伊太郎的徒弟。

这一段与一般高段棋士的棋历相同,但后来有了变化。

当光原伊太郎的徒弟,高川少年没有打算当专家棋士,那时的社会还不承认专家棋士是一种正当的职业;这是其中的一个理由,但真正的理由是家庭富裕,不想吃苦。

一个小孩子不必急于赚钱,虽然喜欢围棋,但没有当专家棋士之必要;虽当光原伊太郎的徒弟,大多时间在念书,有空时下几局而已。

高川少年十五、六岁念中学时,他还想去考大学,与别的棋士大不相同。

所以高川格拼命念书时,疏远围棋,对后来决心当专家棋士是一大损失;但话要说回来,他考大学名落孙山,放弃了重考,而决心当专家棋士,比别人作加倍之努力,可能反而对他有好处。

高川格是平常人,但他的个性是万事都要合情合理。

例如时限,他绝对不会做在序盘阶段用完大多时间,进入中盘阶段已经没有时间的愚蠢事;序盘、中盘与终盘三个阶段都要考虑,他一向是平均分配时间。

序盘阶段多少、中盘阶段多少、终盘阶段多少,在序盘或中盘阶段经长考弈出妙手,但进入读秒后弈出损棋有什么用?

一般棋士不是不知道,只在对局时遇到困难的局面,再也顾不到,而频频长考。

高川格有控制这一点之能力,也很聪明。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贴目,本因坊赛开始之后,发明贴目制度,高川格利用贴目之技巧是棋士中的佼佼者。

没有贴目的棋,拿黑子以坚实地进行,拿白子时尽量把局面广阔,弈出变化复杂的棋。

但平衡(贴目)棋,黑白双方的立场颠倒,拿黑子时要导致急战,拿白子时缓慢进行,这一战法后来人们都知道。

但刚开始平衡棋时,脑筋一时改不过来,很难适应,但高川格刚开始平衡棋时,已经建立适于平衡棋的各种战略。

时限与贴目还是盘外的问题,他真会利用这一个盘外问题,作为他的作战武器。

高川格的集中力惊人,他说:“过去重要的一局我都赢,本因坊预赛到决赛,我的成绩是十三胜三负,但一般次要的比赛是四胜十三负一和,成绩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