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升降决战(27)(2 / 2)

职业棋手:早上9:30-?一盘慢棋下完为止。

下午1:00,一盘慢棋结束。

早自修到四点半晚上无!

所以职业棋手的时间更加自由,更看重的是自身自觉的努力!

进入职业之后再想进步,就牵扯到很多问题;包括学棋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另:中国世界冠军一年三四千盘的对局量,一下就是好几年。

如果日本也有这么努力的棋手,绝对会成为世界围棋金字塔的塔尖。

再补充一点,在围棋里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很初级的阶段(业余1段到业余4段),采取应试教育可能会比较有作用,孩子升段快,看着能把别人家的小孩打败家长可能会觉得也还不错。

但到了再高一级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后劲不足导致停滞不前的情况。

就像学一样新东西,东教一点、西教一点,100分的卷子很快就能考个3、40分,但想考到60分可能会比登天还难。

答案三。此答案主要是写给“情怀党”们:吾未尝闻无卫道者之道。

1、围棋是竞技游戏,不是艺术。

围棋确实具有艺术性,但是其本质是竞技游戏,竞技性远大于艺术性。

你可以无限拔高其艺术性,但是归根到底是胜负游戏。

多人共同参加一项活动,必定拥有一个或者多个目的,才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而保证围棋活动能够进行目的就是胜负,手谈、忘忧、坐隐、艺术等目的必须伴随胜负实现。

当然,你我都可以看淡胜负,只要以此为前提让游戏拥有统一的规则即可,突出手谈等其他目的。

可惜职业棋手不是这样。

职业棋手在对局中,应该展示给观众算路的精准,死活的敏锐,势地的平衡,手筋妙手等等。

胜负分时胜者能感到命悬一线,负者期待下次相遇一雪前耻。

对胜负的追求,付出才是最大的闪光点。

可是现在日本棋手都不能保证每次大赛能有人进入八强,甚至十六强全军覆没也是常事。

早早回家准备国内的头衔战才是正途,国际大赛夺冠上一次还是05年的张栩?

十年一梦,可是现在一梦不止十年了!

长此以往,别人还会真得重视日本棋手么?

胜了以后是满足还是蔑视?

井山裕太只凭日本国内赛事,就拿着到了史上单年最高的奖金,七大棋战一度囊括六个!

可是在国际大赛的舞台最好成绩只有一次第三,而这也是张栩以后日本围棋的最好成绩。

说真的,哀其不争。

如果没有了胜负,日本棋手的道是什么?

当失去了1,后面的所有0都没有意义。

就像评论里的朋友说的,我不如去看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