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2 / 2)

早已经在武昌城外隔江环伺的马宝,立即就和因汉口之战的战功而被提升为都尉的李凤梧,率领五千兵马,在蔺养成的水师配合下,轻易渡过大江,不战而取了湖广最为重要的首府城市。

李来亨在竹溪县很快就收到了掌书记方以仁、行军司马顾君恩还有武岳节度使高一功写来的信件:

方以仁的信里主要是说了乡官学堂和随营学堂扩建的事情,另外还提到了陈可新已经组织了一批庄使,前去武昌府推行营田新法。

方以仁出身世家高门,向来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人物,不管和谁相处,都能把关系处理的极为妥善圆满。无论是素来和顾君恩亲密的提点学政谢徵,还是陈荩的老友副都营田使陈可新,全都对方以仁的为人处世深表敬佩和叹服;

顾君恩的信件,则主要是在说军事问题,他和闯军现在负责征兵和训练工作的都招练使李破虏相处得很不好。李破虏是个持重之人,对顾君恩那种跳脱随意的工作作风极不感冒,两人在军事训练的问题上常有矛盾。

顾君恩这封信里写的便全是他对李破虏的种种攻击,最严重之处甚至在攻击李破虏出身官军降将,心念旧主云云。

李来亨随手翻翻,也是一笑了之,他深悉李破虏和顾君恩两人的为人,心里想得则是今后不应该让顾君恩再插手这种细务性质的工作;

至于高一功写来的这封信,他先是讲了自己率兵接管武昌府,并在武昌城里设置帅府的详细经过。

之后却又突然话锋一转,说闯军依靠“大势”逼走张献忠,取武昌之役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战斗,将士也毫无损伤,整个作战过程都十分容易。可是却有不少武昌市民向他揭发马宝所部入城以后,趁着武昌形势未定的混乱时期,很是搜刮了一笔公私府库。

高一功是武岳节度使,而马宝则是骑兵标威武将军,在闯军的右武制度下,制将军可以节制节度使。但节度使至少还是和果毅将军处在相同等级上,甚至高出大半个头来。按理来说,作为节度使的高一功是完全可以节制威武将军马宝的。既然他抓了马宝一个现行,据说还是人赃俱获,那就根本不必写信汇报给李来亨,大可以自行处理。

李来亨反反复复将信纸看了三四遍,他知道高一功的为人性格,知道自己这位名义上的“舅公”是一个对权力毫无野心的人物,他的这种做法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另有他意呢?

李来亨以己度人,当然是认为高一功写来的这封信,隐含的政治意味十分浓厚。

以闯军的制度来说:

第一,高一功作为节度使,本来就有权力直接处置威武将军马宝干犯军纪的行为;

第二,李来亨虽然是江淮经略使和制将军,在闯军的右武制度下,制将军的确可以节制节度使,但也绝对没有高一功一定得先向李来亨汇报工作情况的道理。

“军内无派,千奇百怪。方以仁把事情做得太圆滑,反倒不叫人放心。不过顾君恩这样明目张胆地攻击同僚,难道就不会是刻意的自污之举吗?至于一功……我宁愿相信他只是习惯了和我一同商议事情,而毫无其他隐含的意味在。”

李来亨沉吟一阵,将右手伸了出来,张皮绠会意,命亲兵将纸笔摆放到桌上。

“乐山的事情做得极好,应该多加夸赞。他这个人不是喜欢古文藏书吗?我们前一阵子攻破荆州时,我记得在江陵的惠王王府,得到了陈鉴辑成的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皮绠,回襄阳以后,你记得给乐山送去一卷。”

张皮绠侍立在李来亨身侧嗯了一声,接着带有疑惑问道:“只送一卷吗?打下惠王府的时候因为节帅的百般嘱咐,我专门让人看好那套书……我记得有五十多卷,一百多册嘞,才给方书记送一卷吗?”

李来亨冷笑道:“乐山这个人贪得无厌,咱们不能太随便满足他,得经常吊着他。要不然再过一阵子,你就只能去书斋和花园里才能找到咱们的方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