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2 / 2)

他们曾经是饿倒在路旁的难民,亦或者是丧失土地,只能在无人荒芜的山谷里拓荒的寨民。可现在这些人聚在一处,形成了一堵比之“三堵墙”更加坚不可摧的力量——比“墙”更加不能摧垮的,是一道深蓝色的啸浪。

在这道海浪里,到处可见的是一张又一张黝黑质朴的脸,有的过分年轻,也有的看起来正在壮年。他们的相貌各不相同,可是眼中对于胜利的渴望,脸上燃烧着的旺盛战斗精神却是完全相同的。

面对闯军数千援军步卒骤然发起的全线冲击,鳌拜不得不为之动容!

遏必隆惊诧于闯军新到部队人数之多——其实亦不过七千之众而已,只是因为楚闯旗帜甲仗和服色的高度统一,让遏必隆产生了一种敌人若山崩海倾一般袭来的不可抵挡感。

鳌拜诧异的地方则高出遏必隆一筹,令他震惊的不是敌人重新占据了优势的兵力数量,而是闯军最普通士兵脸上的那种希望。

那是一种对于胜利充满信心的希望,是一种在清军中最为常见的神态和表情。鳌拜在关外太多的地方,都见到过人们流露出这样的神色。

哪怕是从登莱渡海而来的三顺王,连他们的士兵剃成辫子头以后,也会慢慢浮现出这种对于胜利满怀信心的表情。

这种神态才是清军最强大的力量,它能够让不堪一击的明军官兵在投降以后,立即变化成合格的战争机器。

这样的表情是鳌拜未曾在明军脸上看到过的,哪怕是在松锦大战的时候,哪怕是洪承畴一度占据上风,压迫得皇太极挺着病躯、流着鼻血苦战的时候,明军脸上也从未浮现过这种表情。

那是胜利的信心。

鳌拜心中产生了一种深入至骨髓的恐惧感,他知道天下间的汉人有多少。汉人的数量比之满洲人,要多上百倍千倍。可鳌拜本不惧怕这点,因为只有满洲人会对获得胜利拥有信心,可当汉人也流露出这种神色的时候,满洲人能够征服百倍于自己的强敌吗?

“开炮、快开炮呀!”

李国翰在汉军旗的炮兵阵地上来回奔驰,他连声催促,紧张到了自己亲自下马,跟着炮手们一起填充炮弹和火药的地步。

清军的火炮随即发射,霰弹、重炮,还有其他从明军手上缴获的灭虏炮、子母炮,各式各样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进了闯军的队列里。

李来亨同样带来了不少大炮,虽然他把最重型的红夷炮都留在了马牧集附近,可是其他较轻型的火炮,由于在铸造时采用了更为准确的“模数”,比之清军相同倍径和重量的大炮,威力要大上不少。

在李国翰开火的同时,闯军大炮也随即发起反击,双方炮战如雷霆暴雨、飞铅熔铁,使得本来雾气已经差不多都散开的战场,又重新被掩盖在一大片厚重的硝烟当中。

伴随硝烟的弥漫,闯军步卒迅速冲过了最后一段距离,数千人的大部队及时地涌入战场。在砀山县附近这块旷野平原上,一场未必能够决定东亚命运,可一定能够决定闯军和清军相互看法的激战,终于到达了刀剑与刀剑、手脚与手脚,白刃拼命、血肉厮杀的地步。

郝摇旗麾下骑将艾德的右臂,早在之前的大雾野战中就被清军的巴牙喇甲骑打伤,此时他只能用左手持腰刀作战。

汉军旗猛烈的火力又将郝摇旗、马宝两部先头部队杀伤不少,艾德左手再次被击伤。一发流弹削去了他的两根手指,让他只能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长刀。

可这一点没有打消艾德战斗的勇气,他像是一点痛楚都感觉不到似的,接着迎着迎着清军炮火的打击,硬是冲上了李国翰的炮兵阵地。

闯军旺盛的攻击欲望让谭泰大为震惊,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关内的汉人军队又拥有像眼前这样如山崩、如海啸一般的狂澜攻势,完全陷入被动之中。

甚至于因为过度的震惊,几乎做不出什么有效的指挥来。

鳌拜牵住战马,他一边奔驰冲锋,一边左右骑射,又射杀了好几名敌人。这昼夜连番苦战,鳌拜一人大概就已经杀死了敌兵十人左右,正算得上是战场上的万人敌了。

可是持久的战斗也让他的体力到达极限,当他冲回清军本阵的时候,鳌拜本想用回马箭再射杀一名闯军,可就在箭矢离开弓弦的刹那,他双臂肌肉发酸,那副强弓啪的一声便因为失去重心而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