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2 / 2)

向东移动?多尔衮这是要去哪里?

开州以东不就是东昌府吗?

多尔衮曾经有过奇袭东昌府的打算,可结果却是清军在聊城城下碰了壁,反而造就了马宝斩杀名王的殊功,造就了任继荣、党守素等闯军中营老将的光辉战绩。

战马飞驰,又在河北的雪地上溅起一大片白色的烟尘。雪花飘舞于空,赵自牢的内心却好像惊涛骇浪一样翻涌了起来。

殿左军上下全体将士,都在开封附近留守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都汲汲于一场大决战的到来,所有老本劲兵都在为了这场决定中原归属的大战而摩拳擦掌。

前一段时间晋王将殿左军这样的精锐部队,一直放在开封后方留守。虽然人们都知道这正是因为晋王对殿左军战斗力的信任,把殿左军当成了一支能够一锤定音的关键部队,可是当友军袍泽都在前线奋战的时候,殿左军将士却只能在汴梁望河兴叹?

不少人肚子里早就塞满了怨气。

好不容易晋王下定了河上决战的决心,殿中军和殿左军两支大顺王牌部队也已经全部动员,悉数北上。

这个时候,竟然又出现了新的变数,多尔衮的主力动向再次从人们的眼中消失。

这怎么可能?

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它不可能隐藏自身的踪影。

一两天时间里,多尔衮的主力去了哪里,所有人都会立即知道。

可是这一两天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呢?

赵自牢不寒而栗,清军主力突然东调……或许还不是突然,可能这段时间来,清军一直都有陆陆续续将兵力东调,只是清军在太原、在大名和磁州积极主动的猛烈攻势,吸引了顺军诸将的注意力?

联想到之前的那一场聊城之战,这场突袭来得那样突然,又好像没有太明显的目的性,似乎只是多尔衮偶然窥得一丝契机后兴起发起的攻势。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这难道不是清军在隐瞒自己的战略意图,在掩盖他们秘密调动另外一支兵力的障眼法吗?

毕竟隐藏一支部队的调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敌人发现另一支部队正在调动中。

多尔衮想做什么?

赵自牢只是大顺军中一名十分普通的基层将领,他不敢再深想下去,可心中已经完全被满满的忧虑充满。

晋王,晋王殿下在哪里?他离开河南了吗?他到了河北的什么地方?清军在等待的,是否就是晋王主力的动向明确出来?

赵自牢别过了在老岸镇遇到的那队殿右军探骑,他带着自己的部下,急速向西冲回汲县。将要坠落的夕阳,照耀在河北雪白色的平土旷野上,残阳如血,红色光辉覆盖着顺军骑兵的背影。

人与战马都渐行渐远,只在厚厚的积雪上留下一排战蹄的脚印。

多尔衮退兵了,事情却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

晋王,这时候又到哪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