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章 兰陵萧氏(2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0 字 2021-09-28

刘正很欣赏萧若兰的计划,又怕她纸上谈兵,于是就让她剖析孙权战合肥和姜维九伐中原的利弊得失。

对于姜维的九伐中原,萧若兰一针见血的指出,蜀国青壮正值生儿育女的黄金年龄,却带着积攒多年的财富转化而成的装备,不远万里的到梁州打仗,仗没打赢,倒是把一批优质的种子留下了。

战争结束,姜维被迫退兵。那么问题来了,蜀军士兵种下了种子,不仅没有能力带老婆孩子回益州,还把蜀国节衣缩食整出来的后勤辎重给丢了。

也就是说姜维九伐中原,其实就是赔本赚吆喝。不仅赔了资源,还搭上了下一代。

等到蜀军士兵回到益州,都得为新一轮的出征做准备,根本就没有余力生孩子,也就是说益州的人越打越少。

再看秦国,梁州集结了大显优质青壮,也就是说女人只要愿意,就可以兴高采烈的找优质男生孩子。即便是有人不愿意,也无法逆抗生孩子的潮流。

不管怎么说,能够在军中立足的青壮,别的不用考虑,身体素质肯定是首屈一指的。相对而言,他们的质量肯定会碾压普通人。

女人选择男人生孩子,当然会把士兵这样的优质男当成首选。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军人的种,在身体素质上肯定会有过人之处。

通过对比,姜维九伐中原,给秦国造成的伤害并不大,单凭那些留下的种子,就足以保本。至于蜀军撤退留下的辎重,那就是实打实的净利润。

秦国不仅休养生息,还有得赚。

再看看蜀国,优质男没有机会在益州生孩子,有机会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男人,身体或多或少都会有缺陷。

这样的男人,生出来的孩子有没有缺陷且先不说。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凭什么对抗益州优质男在梁州播种生下的孩子?

结果就是益州敢战的青壮越来越少,能战的青壮更是入不敷出。这样长年累月的战争,打到最后益州财政直接崩溃。

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是这万两黄金,都让益州从事战争相关行业的人赚走了。既得利益者只需要象征性的拿出小部分,就可以堵住其他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