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教庆(2 / 2)

君弥虽不曾有幸拜见,但也想借着这等时机,在侯爷备受子民推崇之日,

好告知二老,侯爷不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甚是顺利......”

这话半真半假,说得遗扇都十分惭愧了。

这几年来,除了清明时独自一人拜祭爹娘,就没怎么常去“探望”了,更别说乐君弥除了成婚时给二人的牌位敬了酒,就连清明节也被告知她已经完成扫墓了。

不是说她不孝,实则二人离世时,对于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儿,也没多指望能成家立室或者伤心欲绝,只要她能安安心心过好日子就行。

当初就担心,她成了道士后终日炼那些传闻有丹毒的丹药,怕她一不小心就嗝屁啦,所以就死前特意叮嘱她,没事别去“打扰”他们,他们想好好过二人世界,实则是怕她也随着去了。

自然,遗扇是完全没get到这层意思的,因而,对于父母临终之前的叮咛,牢记在心的道君侯爷,为了保证那两人过得清静,就从未想过多带个人去拜祭他们。

但是,现在乐君弥这么一说,让她残忍拒绝,就是不知好歹了。

唉!看来这荷包蛋,还是得挂在身上的了!

格外礼貌体贴地对着他道了声谢,又想起了他话里深一层的一丝,“正君是说,你今天也会去云若观?”这来得及么?

乐君弥甚是肯定地颔首道:“侯爷说的没错,君弥结束听禅便会先行离开前往蓬莱山,你不必担心,寻儿和思远自会随我一同前往。”

行吧,他既然已经有了全盘计划,她也懒得劝他什么。

于是二人极快地收拾好行头,便踏上旅程了。

由于道佛两教在这边陲之地常年行善积德,或进行募捐,或搭棚施粥,或免费为百姓进行祈福,边陲人无论世家子弟,或是平民百姓,都是心存好感的。

两人迈出侯府,便见着了姜思遥和陶碧早已等在马车里,正对着两人烂漫一笑。

遗扇将乐君弥扶上了马车,便径自上了马,到了过了闹市的一个分岔口,遗扇便骑着马与马车众人分开了,身后只跟着诺一以及当初前去迎她回府的几个女侍卫。

侍卫马上那鼓鼓的包袱,自是遗道君这些时日再次加班加点的成果。

*

乐君弥一行的马车总算赶在了百姓们启程之前便顺利到达山下,上山途中,仍不乏从外地早早赶来的信众,大家看见乐君弥都是满脸尊敬地施了佛家之礼的。

瞧着乐正君又停下给人回礼,沿途总走走停停的,陶碧嘴角一撇,悄悄对着乐寻说:

“要不是你偏要来菩提寺,我就打算去蓬莱山瞧上一瞧的,

虽然我娘不许我们过度参合在道佛两教中,但是,

蓬莱山啊,听说自从你舅母‘占山成道’后,平日就鲜少对外开放了,

除了买丹药的人或是教庆之类的能上去看看,就如我,就从未见识过的。”

越说就越来越懊悔,自己怎么就不趁着自家老娘今儿特别忙,没空管她之际去见识见识呢,虽然不能太亲近昭阳侯,但是爬山也总可以了吧!

瞅她那懊恼的模样,乐寻抿唇一笑:“你烦恼什么,刚刚你去石头旁边拔草时,舅舅已经告知我们了,一会儿结束,我们便会去往云若观!”

“那真的太棒啦!”

陶碧惊喜乍现,立马拍拍脸颊,顿时感觉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