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真是大才(2 / 2)

离开博州,马周先到曹州今山东菏泽晃了一圈,跟着又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在汴州浚仪县,担任浚仪县令的崔贤就曾狠狠地侮辱过他。

后来马周到了密州,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书趣阁 shuqu赵仁本。

赵仁本是个有钱的主儿,他见马周才华出众,不知是出自慈善的考虑,还是出于投资的意图,总之他资助了马周一大笔钱财,帮助马周西入关中,到京城长安谋取仕途。

只是,历史上的马周,贞观元年627年的时候还在博州,而李恪眼前的马周,还没有到贞观元年,则已经来到了长安,比历史上的时间早了两年,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随着话题的深入,李恪和马周谈论的内容越发广阔,对彼此也越发的尊敬。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悄然而过。

小宝子看了看窗外的天,知道李恪出宫时间长了不妥,该是回去的时候了,就在身边小声的提醒他时侯不早了。

李恪也知道现在不能在外面久待,所以,就直接问马周道“周兄,此次来长安有何打算”

马周听出李恪话里的意思,是想有心招揽自己,心中一喜,他本就是来长安谋取仕途的,如今大唐还是士族的天下,没有人举荐是很难入仕的。

能让得到李恪的招揽,也不失为一条入仕的捷径,便如实回道“在下想来试试运气,看是否能谋取一官半职,衣锦还乡。”

马周的回答没有半点做作之态,李恪感觉得出他也有进自己的汉王府做事的念头,心头不禁大喜,直接相邀请道“不如,马兄来我府上暂时屈居一段时间,以后定为马兄寻得一官半职。”

李恪如此直接,就是因为历史上马周曾做过何常的门口,知道他也是想通过别人举荐。

马周怎不知这是李恪相邀,就干脆的答应道“既然如此,在下敢不从命。”

见马周答应了自己的邀请,李恪心情大好,又和马周多喝了几杯。

再看看天色,确实不能在待,于是让柴哲威给了马周十两银子,让他给马周安排下客栈。

柴哲威从李恪与马周交谈的话语中,已然看出了马周不凡的才能,而李恪邀请马周到王府共事,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拍着胸脯爽快的答应下来。

随后,李恪又叮嘱马周先在客栈暂住几天,等过几天自己搬进汉王府,就请他过去。

马周没有拒绝李恪的安排,大方的接过了银子。

李恪这才告别柴哲威和马周,放心离开。

回到皇宫,李恪来到书房,开始思考今天让自己感到疑惑的几件事情。

首先,就是李孝恭被封宗正寺卿,而不是历史上的吏部尚书。

宗正寺卿是从三品,吏部尚书是正三品,从品阶上就可以看出吏部尚书要比宗正寺卿高。

而相比宗正寺,吏部尚书的权利要大,所管一部之事涉及大唐的礼仪外交等,是一个是实权部门。

虽然,宗正寺卿所管的都是宗室的事,但是能有什么事情让他管,轮到他管的事情的时候他能管得了吗

能涉及到宗室王族的事情,不是一个王爷就能管得了,只能用皇帝亲自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