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2 / 2)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5985 字 2019-12-30

《uc新闻震惊,顺朝世祖皇帝原来是大明忠臣!》

一说起李来亨,各位网友眼里浮现的可能是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永昌王朝》里面英勇强悍的乳虎,在《顺史》当中,李来亨也以这种形象示人,作为太宗皇帝之子,李来亨加入闯军以来便屡建战功,为大顺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电视剧截图)

然而小编最近看到一些材料,却不得不做出一种判断,李来亨或许最早是以明朝间谍的身份打入闯军的!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李来亨的早年生活,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作者顾诚老先生早有考证,李来亨原名李重二,年轻的时候有些文采,名传乡里,还曾经训练乡勇,以便镇压当地的流民,现在在米脂县还留有遗迹,这说明,李来亨早年是个坚决拥护明朝腐朽统治的糊涂虫。

那么为什么李来亨会转变身份,投降闯营呢?根据现在不多的史料记载,是因为陕西都司艾国彬看上了他这支乡勇,想要夺为己用,因而构陷李重二,将之投入大狱,并送往湖北剿闯的前线担任民夫,这毫无疑问又是逻辑不通的事情。

即便是明末的时候,明军的装备和意志力依旧不错,艾国彬为什么偏偏看上了一支三百人的乡勇?而且,假设他真的诬陷了李重二,明明可以杀死他以绝后患,却偏偏把他扔到湖北前线,刚好是李自成当时的活动区域,这岂不是养虎为患,将这个被诬陷的人往起义军的怀里推吗?

小编不得不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所谓的李重二被构陷,只不过是艾国彬和李重二之间的计策,他们以这种苦肉计的方式,让李重二打进闯营。

李重二投入闯营的具体过程,也显得迷雾重重,转战商洛时期,由于条件限制,李自成不可能大规模招收流民,因而只以同乡亲戚的方式介绍可靠的人加入,李重二虽然是李自成的老乡,但两人之前并不相识,之所以能够加入闯营,根据《大顺得胜陀颂碑碑文》和《世祖亲征录》的记载,是因为与李重二同为民夫的白有财与李自成的部下相识,才将李重二介绍入伙。

我们姑且相信这种解释,然而在随即的竹溪县之战中,李重二与白有财两人负责放火,两个人走的是一样的线路,执行的是相同的任务,也同样遭到了明军的堵截,白有财被杀死,可李重二连伤都没受,这显然不合常理。请问,白有财为何身死?也许是他看到或者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东西。

踩着白有财的鲜血,李重二成功的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底细的情况下加入了闯营,改名李来亨。在这之后,李自成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在他转移向曹操罗汝才会合的途中,连续遭到了明军的重兵围剿。

值得玩味的是,无名山、军岭川之战,李自成遭到了明军的重创,但是抓获的俘虏却都是李来亨曾经的乡勇,这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巧合。

毫无疑问,这也是李来亨与艾国彬之间的计策,由于担心李来亨在闯营内势单力孤不能成事,所以艾国彬特意送了一群俘虏,帮助李来亨在闯营内构建自己的基本盘。

根据《顺史》的记载,李来亨在这一战中俘杀了艾国彬,但是却没有掌握多少有关明军的情报,在之后的鄂西之战中依旧处于被动,这说明当时李来亨是急急忙忙杀掉艾国彬的,很有可能是两人的计策出现纰漏,艾国彬意外被俘,为了防止他供出自己,从而抢先杀人灭口。

在之后的山阳县之战当中,明军反应极为灵敏,急速盯上了在商州附近的闯军,这显然也是李来亨的功劳。

最大的疑点在于夷陵之战,在这场战斗当中,最大的变数在于两千沅兵晚来了几天,刚好卡在夷陵的位置上,这又是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的事情。

然而刘宗敏胆识过人,率军在一日之内攻破了夷陵,抢在了援兵之前。

之后的保卫战却极为可疑,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爱将,胆识过人,胸有韬略,此时他手下有闯营本部的数百人马,还有花关索王光恩的上千人,却不幸身亡,被沅兵的大炮打开了缺口。

而当天晚上王光恩率军逃走,仅剩下数百人的李来亨却在第二天的战斗中,意外的挫败了敌军的攻势,伏杀官军三千人。

无论《大顺得胜陀颂碑碑文》和《世祖亲征录》如何笔墨渲染这一仗,都不能改变这极不合理的现实。除去李来亨事前就与沅兵有所勾结之外,根本找不到别的解释,很明显,明军又为李来亨送来一样功劳,以助他在李自成身边站稳脚跟。

这一点在事后对于方以仁的态度上也可见一斑,刘宗敏战死,闯营战士悲愤欲绝,在这种情况下,被俘的敌军炮兵指挥方以仁仅有一死。但是李来亨却以方以仁有炮兵和算学的技能为由留下此人,是问,他李来亨又不是穿越者,一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农民哪里知道西方数学的巨大优势?

毫无疑问,是刘芳亮及时赶到,将本来应该逃离的明军诸将捉住,而此时李来亨也只能暗暗叫苦,他很可能因为杀掉艾国彬已经被上峰猜忌,所以此次冒着天大的干系,也得留下方以仁一命。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更多的内容请关注本专栏,记得给文章点赞,小编在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