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感恩父母心》征文辅导(2 / 2)

三毛母亲那一声‘随她去吧!'的感叹道出了多少亲情的无奈和扶持的辛酸。

当贝多芬的父亲让年幼的贝多芬一天练习近 20 个小时的钢琴时,这是怎样的一种对亲情的背离!

而正是这种‘童子功',这种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成就了大音乐家贝多芬,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亲情的扶持

我们理解父母在雨天撑起的那把伞是亲情的扶持,也要理解雨天里父亲让我们磕磕绊绊走山路是另一种扶持。

时间似水,岁月如歌。

转眼间,我们已走过了童年青青的山冈,走向如花的少年,让我们翻检记忆,去追寻那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回味那扶持的快乐。

当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亲情,那种扶持的快乐就会萦绕我们心间,百转千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情是至情至性至纯至美至善的。

至情言语是最动人的,在‘情'的统领之下,

你可以飘逸,如春烟,如秋风,如天外之鹏飞,如海风,如浪翻,无拘无束,舒卷自如,才情豪迈,无迹可寻;

你可以沉郁,如深潭,如老松,如洞底之虎啸,如峡中之雷鸣,博大雄浑,进退伸缩,皆合法度。

如何写感恩亲情呢

可以写、寓言、散文、随笔、杂文、日记、小剧本等等。

这次征文,要求诗歌除外,其他文体不限。3字以上。

文章要有神、有魄、有窍、有脉、有筋、有骨、有髓,要弘扬灵气,抑止匠气。

古人云‘诗必穷而工',只有苦心经营,增删批阅,才可以出手不凡。

另外,须悟理、悟情、悟智,使文章既闪烁着理性的光辉义能激情飞扬。

写作时也可汲取中两文化的精华。

东方礼仪之邦的美善同源思想,铸造出中华民族重人情、重感受的温厚淡雅的鉴赏情趣;

西方智术之乡的美智合一原则,熏陶了希腊民族重理智、重思辨的高贵静穆的审美风范,

这些都可借鉴,你不妨来个中西合璧。

提炼典型形象仍是重中之重。

别林斯基说‘文学用形象说话。用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是它的主要特征。'

金庸也说‘整个文学的发展就是对人性的扶持。'

而‘亲情、感恩、快乐、扶持'又何尝不是丰富而深刻的人性

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把握和惟妙惟肖的刻画,将是这类文章取胜的又一关键。

精通近十种语言的辜鸿铭指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

所以,文采飞扬也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

文章的美是千姿百态的,可以金刚怒目,也可以菩萨低眉;可以静如淑女,也可以动如脱兔。

总之,亲情是一封家书,‘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亲情是一句问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亲情是一个眼神,‘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同学们可横向延伸,纵向开台,设计悬念,变换视角,凸现细节,形象描述,升华哲理,字字关情!”

同学们听的一愣一愣。

这薛老师也太有才了吧?一套一套,还文绉绉地。

看着同学们惊异的目光,薛老师笑了

“大家不要用这种眼光看我,这都是书上讲的,我只不过是知识的搬运工!哈哈哈!”

同学们释然而笑,笑得有些开心。

薛老师接着说

“这样,我们下面请几个同学念几篇名家作品,大家可以好好学习借鉴。

只要不抄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