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感恩父母名篇赏析(2 / 2)

薛老师点评道

“本文贵在一个‘新'字。

我国历来讲究孝道,讲究‘父父子子',本文却奋扫前人樊篱,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汪曾祺笔下的‘父亲'形象,是对传统观念中的父亲形象的全面颠覆。

这是一个‘现代派'的父亲,他民主、平等、童心未泯、多才多艺,随和而又随遇而安,尊重儿子的心灵,宽容儿子的初恋……

这种‘兄弟'般的父子关系,自会培养出具有健康、健全的人格的‘儿子'。

文章的语言俏皮幽默,有着浓浓的生活情味和暖暖的市井趣味,却又有着几分浪漫和理想的色彩,其风过不留痕的娴熟写作技法尤令我们叹为观止!

下面一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水来朗读?”

这次举手更加积极。

又是上次班会的主持人——涂祺获得了朗读的资格。

涂祺身段凹凸有致,入一股清风走上讲台,声音清脆地朗读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作者无名氏。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

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

在您的教导中,我牙牙学语;

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

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家庭。

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

我惴惴地看着您,您无言,叹了口气,走进灶房。

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得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

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买下的青绿的菜。

看着您走进灶房操持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看到菜比以前明显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

您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

我说‘妈,您也吃啊。'

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

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

您收拾碗筷。

后来,忽然想到告诉您要体检了,于是我就去灶房找您。

可是,我分明看到,您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

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您说些什么!

幸亏您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您把您能给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

可是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却考得很糟。

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您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

那一刻,我有种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您一起回家的路上,我的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您我的失败呢

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您我考砸了。

您望了我好久,然后用您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您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您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

最后,要告诉您我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朗读完毕!”

同学们一脸沉醉,让涂祺抑扬顿挫的朗读带入了一个深情款款的世界。

待涂祺回到座位后,薛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写的全是家庭琐事,但是把平凡人生、温暖的母爱,写得真挚感人,大巧若拙。

文章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生动真切,豪华落尽,素面朝天,使我想起一句箴言

想雅容易,想俗难。

有关妈妈啃西瓜皮的细节,不事张扬,平实道来,迸发出了微妙的情感火花,令人动容。

行文从容,文笔细腻,画面真实而感人。

请大家抓紧这两天时间,赶紧写好文章,反复修改打磨。星期日晚自习上交!

好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