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1 / 2)

 一番长谈之后,李存勖终于极不情愿的向李嗣源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对于李存勖这样的回答,李嗣源登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其实自从攻陷了开封,灭亡了梁国之后,李嗣源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在李存勖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可是李嗣源宁愿相信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他实在是无法接受一个本来励精图治,心怀天下的一代雄主竟然会在这个眼瞅着能够实现自己毕生理想的关键时节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然而不管李嗣源愿不愿意相信,李存勖现在已经亲口承认了。虽然只是“朕累了”这么简单地三个字,但是这三个字已经足以证明现在的李存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李存勖了。

“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这句话在李嗣源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不行!不管怎样都必须要点醒李存勖!因为正如李存勖自己所说的那样,唐国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是他李存勖一个人付出的结果,而是满朝文武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更有李嗣源自己毕生的心血倾注其中!

想到这里,李嗣源沉声说道:“陛下!咱们大唐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实乃太祖武皇帝和陛下父子二人穷尽了咱们李家两代人的心血,历尽千辛万苦才换回来的啊!臣也知道陛下征战沙场三十余载,确实身心俱疲,但是如果在这个紧要关头就止步不前的话,那么咱们以前付出的辛苦岂不是都白白的浪费了吗?

“咱们李家自太祖武皇帝起就立志复兴大唐,以重现大唐往日的辉煌为己任。陛下自己更是雄心万丈的决定要荡平这个乱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现在咱们已经一统中原,正是以雷霆之势横扫华夏、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只怕咱们李家历经两代人的努力就会半途而废甚至是前功尽弃啊!”

听完李嗣源的肺腑之言,李存勖犹豫了片刻后,缓缓地说道:“其实不仅是朕累了,满朝文武,天下兆亿苍生也都累了啊。经历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乱,朕觉得现在也是时候让这个疲累不堪的天下休养生息一下了啊。”

李嗣源道:“陛下拳拳爱民如子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可是现在还不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啊!眼下江南诸国虽然奉表称臣,但是一个个却阳奉阴违,手握重兵割据一方,时刻在观望着我朝下一步的一举一动。如果此时咱们就此休养生息的话,这帮逆贼定然会以为陛下再无进取之心,必然趁机充实羽翼。等到咱们休养生息完了,这帮逆贼羽翼已丰。届时咱们再想剑指江南,我军势必会陷入苦战之中!望陛下三思啊!”

听完李嗣源的话,李存勖沉默了。李存勖之前之所以如此的拼命,正是因为李克用的三矢遗志无时无刻的在激励着他。现在,三矢遗志已了,虽然还有荡平乱世这个理想,但是这个理想实在是太过于宏观,以至于让李存勖突然感到自己的人生没有了一个确切的目标,也正因如此才他感到累了。现在李嗣源的这一番话,终于让李存勖有所警醒,可是话虽如此,具体实施起来又该怎么做呢?

想到这里,李存勖问道:“话虽如此,可是朕又该怎么做呢?总不能同时对江南诸国用兵,四面出击吧?”

李嗣源说道:“眼下江南诸国之所以阳奉阴违,无非是在观望而已。观望谁?观望蜀国的王衍和南汉的刘!现在陛下一举歼灭逆梁,威震天下,吴、楚、吴越、闽、南平等江南割据政权纷纷纳贡称藩。唯有王衍和刘此二獠仍旧割据一方,妄称伪帝,见陛下昭告天下之檄文却无动于衷,视我大唐为无物,实乃狂妄至极!刘盘踞于南海番禺一代,咱们鞭长莫及,可以暂时不做考虑。但是王衍此刻窃据川陕,与我大唐接壤,咱们完全可以先拿他来开刀!王衍此贼贪婪成性,荒淫无道,为政之道暴虐奢侈,蜀中百姓苦不堪言。如果陛下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荡平王衍这个跳梁小丑,试问江南诸国又怎能不心惊胆战?届时陛下只需一纸檄文,就可以让这些偏安江南,犹在观望之中的无能之辈尽数纳土归降!到那时,天下何愁不定?乱世何愁不平?陛下又何愁不能高枕无忧的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呢?”

李嗣源的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顿时给李存勖勾画出了一副新的宏伟蓝图,也让李存勖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有了新的目标,李存勖的思路也顿时活泛了起来。沉思片刻之后,李存勖抚掌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了!但是蜀国现在的情况究竟如何,朕只是从你嘴里听说的,而你也是道听途说而来的。所以眼下此事还不能操之过急,再有不到两个月就过年了,而且现在时值冬季,我军粮草供给也颇有不足。索性等过起年来之后,朕以遣使沟通为名先派人去蜀国打探一下虚实再说。如果蜀国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不堪一击的话,那么朕便即刻出兵,由……由魏王李继岌代朕领军出征,一举荡平蜀国!”

看到李存勖终于重新燃起了斗志,李嗣源大感欣慰不已。可是当他听到李存勖竟然打算把将来的灭蜀之战这个重任交给了魏王李继岌后,李嗣源顿时愣在了当地。魏王李继岌乃是李存勖的长子,不仅年轻而且从未有过任何的战场经验,怎么能把灭蜀这种大事交给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少年呢?转念一想,李嗣源顿时明白了李存勖的用意。虽然看起来李存勖重新燃起了斗志,但是他还是打从心眼里厌倦了戎马生涯,想要就此沉湎于安逸之中了!

想通了其中的缘由之后,李嗣源沉声说道:“魏王殿下虽然天资聪颖,但是还是一个未及冠的少年啊!陛下想要历练一众皇子的想法臣可以理解,可是把灭蜀这等大事交给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少皇子去做的话,未免……未免有些草率了啊!”

李存勖皱着眉摇了摇头道:“什么少年不少年的?朕自幼便长于军中,如果没有小时候在军中的历练,又怎么会成就今天的伟业?和当年的朕比起来,他已经是个大人了!不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锤炼锤炼他,不让他切身的体会到创业的艰辛,朕将来又怎么能够放心的把这片大好江山托付与他?更何况千金之躯尚且不坐垂堂,朕现在乃是堂堂的大唐天子,又怎么能继续引军亲征,驰骋于沙场之上呢?你也不要继续再和朕争论什么了,眼下这一切终究不过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究竟能不能一举攻灭蜀国还是一个未知数,不妨等到明年探明蜀国的虚实之后再做决断了!”

说到这,李存勖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不无疲倦的说道:“朕累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说罢,也不理会李嗣源,在那两名宦官的搀扶下回到了宫中。

离开行宫之后,李嗣源对于李存勖的表现着实感到大失所望。强征民女,启用宦官还有励精图治攻灭蜀国这三件事,说来说去没有一个解决掉的。而且经此一番长谈之后,李嗣源也看出来了,李存勖真的变了,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雄心万丈的一代雄主了。面对着李存勖如此翻天地覆的改变,想着唐国这个年轻的朝廷的未来,李嗣源着实感到忧心忡忡。可是现在还能做什么呢?连自己尚且无法说动李存勖,满朝文武之中还有谁有这个可能把李存勖拉回正轨呢?

安继业!就在李嗣源感到无计可施之际,他突然想到了此刻仍被关在大牢之中的安继业。虽然安继业被李存勖在盛怒之下打入天牢之中,但是从李存勖谈及安继业的话语中,李嗣源能够听出来李存勖对安继业之间的兄弟情分还在。如果由安继业出面劝说李存勖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让李存勖就此悬崖勒马呢!想到这里,李嗣源打定了主意一路向代州大牢走去。

安继业和郭威此刻也在代州。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意外,李存勖在返回代州告天祭祖的时候把安继业和郭威也一同带了过来。尽管安继业身在天牢之中,可是他也早已听说了梁国灭亡的消息。自从得知梁国灭亡的消息后,安继业无日无夜不在担心着朱珠的安危,同时又挂念着只身前往漠北的王茹。虽然有三弟郭威的尽心服侍,但是忧心忡忡的安继业着实吃不香,睡不着,几天下来,竟然生出了华发。直把个郭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却又实在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