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章 天圣二年元日(三)(2 / 2)

信使来到东华门前递上奏疏和令牌,守卫的皇城司军一看是昔同袍,他连忙唤来內侍将奏疏递入中,此时太后、皇帝与诸位大臣还在崇政议事。

守卫军羡慕的对信使说道:“兄弟,你们去了台湾府可是真风光,我等在此守门甚是无聊。”

信使笑道:“兄台,你若是受得了台湾厢军训练之苦,尽管前来。”

军摸了摸头上的钢盔,嘿嘿笑了两声不吭气了,台湾厢军的训练他们不是不知道,如今皇城司仿照台湾厢军的法子加大了平里训练的强度,人人都大呼受不了,不知道台湾厢军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皇城崇政内,赵祯端坐于龙椅上,刘娥在后垂帘听政,审官院报广州阙守,少年天子赵祯朗声道:“众卿,广州城控制海外诸国,宝货所聚,前为郡守者,多不能称职,今宜选贤良之臣守之。

王钦若出列持笏奏道:“太后,陛下,礼部郎中、直史馆陈从易素有清节,先朝累经任使,知彭州时屡次击退反贼,忠孝无双。知虔州适逢旱灾,上书先帝力保抢夺官仓上千饥民命,仁义无比,故臣等以为陈从易知广州殊为妥当。”

朝中诸臣知晓王钦若所奏必是与太后已经商量过,一些忠直的大臣脸有不愤之色,其实平心而论,王钦若这次推举是公的。

陈从易字简夫,时年四十九岁,为人清正廉明,曾被寇准贬官,后来寇准被贬,他却拒绝丁谓的劝,照样与寇准交往。

王钦若被贬时无人敢理睬,陈从易却去看望王钦若。他的骨子里透露着一股正气和傲气,这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是最难得的。

可惜不站队的官员也是永远无法爬上最高位的,最后湮灭在历史之中,后世能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

有谁会记得他曾经冒死击退反贼王均的攻击?

还有谁会追忆他曾经为受灾后抢粮的百姓上书求饶,赢得百姓编唱“来活得千人命,秋后还收数倍禾”?

又有谁会想到历史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当他卸任广州知州北返时,一无所取,只带俸钱回家。

而这些俸钱,他半数偿还父丧时众人所赠的丧仪,以为答谢,半数分给宗族中的贫苦人家。陈从易高尚的品德足以让后世七八成的官员蒙羞!

赵祯点了点头,命辛楚拿出官员表,翻到陈从易的篇章处,看了看陈从易的履历表,觉得此人尚可,点了点头道:“王卿所言甚是,那就以陈从易迁知广州军州事。”

这是吴梦教他的,将所有官员的履历编制成表格,看起来一目了然。

有大臣正出列反对,內侍阎文应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大声喊道:“陛下、太后,大捷啊,大捷。”

上诸臣诧异的望向阎文应,如今大宋四境安宁,无匪无乱,又无战事,哪来的大捷。

赵祯眉头一皱,斥道:“崇政里群臣议事,尔大呼小叫成何体统,慢慢道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