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是杨震还是那位重工业部长。在这场纷争之中。真正相中的都是美国人方案。美国人拿出的方案。明显考虑的要比苏联专家全面。而且更考虑到这些企业的长期发展。不仅考虑到眼下钢厂恢复生产的方案。还为今后扩大生产预留了余地。
但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动力设备以及厂房的建设。都需要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电力等动力设施。只要要扩大一倍以上。这么一搞。日本人遗留下來的那个规模不大的特钢厂。很多方面都要重新规划。
仅仅建设钢厂所属发电厂和煤气厂。就需要扩容一倍有余。其煤气供应不仅要满足厂区需要。还要满足整个富拉尔基这个不大的城镇的需要。并为以后城市扩容。留下一定的余地。而且美国专家坚决反对按照苏联那样。一个工厂所有的东西都自成体系的建设方法。
美国人的意思是。随着工厂的发展。周边的城镇势必要有一个发展。工厂的所有附属设施。不应该由工厂自己建设。应该去搞社会化。这样就需要修建相应的交通线路。以及电力线路。
也就是说美国人的方案。完全依托美国人眼中的市场经济制定的。与苏联模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案。这样一來虽说附属设施投资量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沒有必要组建。但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基础建设的总投资数额要超过苏联专家的两倍有余。
苏联专家的方案更注重的是解决有无的问題。同时在规划上还有些狭窄。只考虑现在的建设和恢复生产的问題。对未來发展上的问題。考虑的不是很多。而且按照苏联模式制定的规划方案。工厂自称社会体系的方案。学校、医院等附属设施投入很大。
最关键的是按照他们的方案。以后要扩建将会变得困难。到时候投资更大。关键是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基建的压力会很大。在北满可利用施工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之下。这无疑会拖延时间的。
不过无论是美苏两国专家。拿出的两个方案可以说各有利弊。苏联人的企业等于社会的方案。眼下虽说看不出什么來。但是长远的负担会相当的重。但美国人的方案。也是有些不恰当。
现在的富拉尔基。还相当的荒凉。本地人口的基数有限。学校等设施更加有限。不建设职工宿舍。不建设医院和学校。全部都依靠社会解决。根本就沒有地方去解决。别说别的。就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职工和家属。住的地方都沒有。
如果说按照一次性投资的方案。苏联人的计划更符合眼下的情况。但是如果从长远來看。美国人的方案更合适。对于那位并不打算就此止步的东北重工业部长來说。内心真的很看重美国人的方案。只不过从哪些方面考虑。他真正下决定的时候都很是犹豫。
而且两个人不能不考虑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完成基建之后设备的來源。以及对东北财政带來的负担。但美国人方案的长远性。又是两个人不得不考虑的。最终经过再三掂量。杨震还是决定让苏联人另起炉灶。将这个特钢厂的扩建和恢复交给美国人。
但是杨震也针对美国人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大体方案按照美国人的计划來。但是职工宿舍要同期兴建。不过职工入住的时候。需要缴纳的一定的房费。不在兴建职工医院以及附属学校。而是将这部分经费转拨给富拉尔基本地的学校和医院。
杨震这个和稀泥的决定。明显让那位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不满意。美国人的方案。至少在眼下投资数额。要超过苏联人的两倍。这不仅仅是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的问題。可关键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上哪找那么多的设备去满足扩大后的需要。
眼光长远一点的问題。他不是不懂得。这个钢厂不可能就此止步。未來还是要发展的。但是单从眼下來看。你完成基建不是问題。但是扩容之后的设备哪找去。就坐等着美国人不知道能不能兑现的承诺。
既然设备的问題暂时解决不了。那还不如暂时放弃扩大的方案。头疼暂时先医头。至于脚等到脚疼的时候再说吧。眼下窘迫的东北财政。真的无法保证短时间那么大的支出。就算你能搞到设备。可眼下真的拿不出钱來购买。
还有让苏联人重起炉灶。再重新规划一个特钢厂和一个重型机器厂。一个机床厂。别说东北现在沒有那么大的财力再去搞一个。就是有。你上哪搞这么多的设备去。尽管杨震拍着胸脯保证。等这些工厂完成基建之后。他保证将设备弄到手。
但那位主席。却始终的半信半疑。倒也不是人家不相信他。就算是换了谁。也都不敢相信一个人能凭空变出那么的工业设备。还一分钱都不花。这岂不是天方夜谭。或是压根就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