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为了什么?(2 / 2)

她成为战神为的不只是那一份情,还有整个大雍的百姓不再饱受战争之苦,不再背井离乡,不再妻离子散……

君越叹了一口气,一直以来用自由和轻狂来逃避的借口,似乎再也不能发挥作用。

从心底,她还是不忍心抛下这些曾经属于她这个身体的子民,君主不明,苦的却从来都是百姓。

脑海中浮现出前一夜那奴隶牢笼中里面的一切,君越的心就愈发沉重,简直压的让她无法喘过来气息。

原来,她的心早已经装了太多的东西,割舍不掉,无法舍弃……

“大人,大人,战神越弦阴谋叛乱被杀是真的吗?现在外面都在传,我担心,原本可以回家的他会因为战神的离去而”说到这里,少妇突然开始低低的啜泣,她甚至不知道眼前的人是否值得相信,就像永远溺水的人,一直沉寂在死亡的阴影中,那一根小小的稻草,即便是知道无济于事,也想努力地再挣扎一下。

“如果大雍战神离去,那么我那苦命的儿在战场之上又该少掉多少活命的机会?”老妇也抑制不住地哭泣,泪水滑落在那褶皱的皮肤里,渗入到那沟沟壑壑,“原本大败北邯,就可以班师回朝,如今战神死去,我一个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但是却知道,他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所有,我们就想着祈求上天保佑我那苦命的儿,为整个甄家留下唯一的男丁。我老妇这一辈子,因为连年的战乱徭役,幼年丧父,中年丧父,如今年迈,只有一个儿子,无论如何,也想让他活着在战场上下来”

君越微微闭上了双眸,不知道为谁哀叹,那一刻,她忽然想到了两句诗。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1)

如果整个大雍到最后只剩下女人,那么战争还有什么意义?

那一刻,君越在心底拷问自己,是否真的不后悔抛弃这个身体肩上所承担的责任。

而结果,是沉默。

对,她开始动摇,开始思量,到底该何去何从?

但最后,君越只能微微睁开双眸,从衣袖中掏出金铢,不容拒绝地放在了老妇的手掌中,沉声慨叹道:“这是我唯一能为你们做的,不管多么艰难,都请你们坚持下去,不要对任何人说起今日之事。因为”

“不不,大人,您的钱我不敢要,我们只是最低贱的人,这些钱,我们承受不住!”老妇惶恐地推让道。

“因为战神会回来的!”君越说出了还未说完的话,就好像做出了心底最犹豫的决定,然后再也不忍心地待在那里,身影微闪,快速离去。

“母亲,你说,我们是不是遇到了贵人?”少妇看着硬生生地被放在老妇手中的一袋子沉甸甸的金铢,欣喜而又疑惑。

“淑芬,他最后,最后说了什么?说了什么?”老妇回想起君越临走前的最后那一句话,惊呼道。

“战神会回来的,会回来的!”少妇重复了两遍,突然狂喜道,纵然不可置信,她还是紧紧地扶住老妇,“母亲,你说,战神越弦是不是真的没有死?”

“没死,没死?对,神,神是不可能轻易死去的!这么说。一切都会有希望?有希望!”老妇突然转身,踉跄着走了两步,又对着那破财的神像叩首,感谢道。

她们不知道的是,她们与君越的意外相遇,挽救了整个大雍的百姓,为这个王朝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在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悲苦之后,那个像风一样的女子想要做点什么,想要战乱不再,想要成为执棋者。

因为,当一切覆灭之时,纵然她再了不起,也会被历史的狂潮所吞噬!

自古乱世,谁又能真正做到独善其身呢?

1:选自杜甫的《石壕吏》《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2:一直都没有发现怎么在app上看到我的作者有话说,在此说一下,选的诗句可能不太好,大家多多担待一下。前期写的有点飘,现在突然让君少转变思想,可能有点难,我也构想了许多,比如让千霁故意让君越看到的悲惨,或者君越遇到的人都在她离去后因为这残忍的制度死去,可是无一不被推翻了,情节随心,写着写着就变了。这个片段,是我在写之前突然想到的,觉得也许君越不需要太震撼的场面,她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以小见大的悲剧,所以可能转变的有些许太容易了,有点遗憾,但也觉得如此就可以。各位看到的书的小可爱如果更好的建议或者情节,欢迎来评论区来撩哦哦哦,都会回答的!谢谢大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