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完全的把握(2 / 2)

亚瑟很清楚其中的道理,所以放手让凯萨等人按计划行事。

然而作为武者,且是大陆上最顶尖的,生平从未遭逢败绩的武者,亚瑟也极其相信自己武者的直觉。

心中的不安,绝非多虑,而是一种本能的焦虑,对某种潜在危险的自然反应。

亚瑟站在那里,看着阳光渐渐倾斜,落下,如火焰般的红色光芒笼罩在枯黄肃杀的戈壁荒山上,似真似幻,难以捉摸。

心中,亚瑟却在一遍遍地过着所有已知的信息和情况,反复回顾着自己是否漏掉了什么重要的细节。

身侧,帝柯和其他几名圣骑士长显然很熟悉亚瑟的行事风格,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并不打搅亚瑟独自沉思。

突然间,亚瑟眉头跳了跳,心下倏然明白过来。

让他不安的,并不是那十万游离在外的蛮族骑兵。

他有的是办法,在剿灭先来的五万人后,再腾出手来对付这十万人。甚至,可以故伎重施,以这五万人为饵,使得之后的十万人自投罗网。

真正使他不安的,一直以来,只是那个人。

或者说,那头最凶残的狼王。

因为游离在陷阱之外的,除了那十万人,更可怕的,是那个人。

那人虽然被他暂时调离此地,按常理说,应该赶不上这场大战;但对那种级数的对手而言,已不能用常理度之。

如果在亚瑟自己腾出手来之前,外围的十万人重回到那人的掌控之中;那么,无论亚瑟先前做了什么,那人仍有足够的实力,将整个战局翻盘。

想清楚这点之后,亚瑟的眼光变得锐利了起来:

“必须采取措施,阻止暴风魔龙重新掌握这外围的十万人。”

心下暗暗思忖着,亚瑟回过头来,沉声说道:

“先前的战报中说,蛮族先头的五万人来势凶猛,断后阻截的磐石军团一部已被击溃。将败军中领头的人马上给我找来,要能详细说得清楚这一战所有情况的。”

之前,为防止大军后撤时蛮族迅速反应过来,衔尾急追猛攻,导致后撤变成溃败,帝国大军拖在最后的十万人选择撤回原来的山寨而不是炎绝山脉之中。

然而其余的部队里,仍有部分重装步兵,行动迟缓,有被追上的可能。

这些步兵在进入炎绝山脉范围后便分散开来,以万人规模的步兵团为单位,分头朝亚瑟现在所在的黄金之殿回撤。

磐石军团第五重装步兵团便是其中之一。

这支步兵团运气不佳,撤退的路线正好和追兵重合,被廓尔喀率领的草原蛮骑追上。

虽然在遭遇时,该步兵团按照预先的计划,布阵阻挡;但只坚持了不到半个小时,便被击溃。

团长本人已然当场战死,现在被亚瑟找来的是该团的副团长,一个看上去有些潦倒的中年汉子,眼中充满血丝,神情紧张而苍白,显然担心不知亚瑟会因为战败而作出怎样的处罚。

出乎意料的,亚瑟只是迅快地吩咐道:

“不必担心我会砍了你的脑袋。我只要你把这一战从头到尾,详详细细的说一遍,敌我阵势如何布置,当时地势怎样,接战后如何演变,以及你现在看,如何应对蛮族骑兵突击等等,逐一道来,越详细越好,不要漏过任何细节。”

中年汉子开始回答时还有些结巴紧张,随后,逐渐镇定下来;其中,亚瑟又好几次打断插入,问了很多问题。大半个小时之后,才让此人离开。

除此人外,亚瑟又找来了残余步兵团里的好几个人,从士尉官到队长,甚至包括一个小兵。同样叫他们再讲一遍交战的情形,又问了几乎一样的那些问题。

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亚瑟这才停止,回到军帐中歇息,但仍沉思不已。

以重装步兵对付草原骑兵的冲击,是亚瑟此次西征的预设战法。

但到现在为止,这两支兵种之间,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手,骑兵间的冲突,倒是频繁发生。

这次虽然情况特殊,而且是以寡击众,可依然是难得的帝国重装步兵结阵对抗草原骑兵的实例。

亚瑟自然要详细了解战斗的全过程,以衡量之前的假设和判断,是否正确;以重装步兵抗衡骑兵,是否可行。

这将对亚瑟下一步的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