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五年3月1日 晴 世间当有执剑人(2 / 2)

宋北云 伴读小牧童 0 字 2021-07-08

赵性说完叹气道:“我大宋自太祖一朝开始,就没出过如此让人放心的外臣,再说了……他何必造反?他去辽国当摄政王不舒服?这帮人不带脑子吗?辽皇都肯把黑玉虎符给他守北平了,他为何造反?”</p>

“他们也不知道咱们宋狗把辽皇睡了啊。”晏殊一脸无辜的说:“这件事若是传出去……”</p>

赵性一愣,然后便与晏殊一起笑得直不起腰来。</p>

笑了一会儿,晏殊突然一拍脑门:“对了,官家。还有一件大事忘了说。”</p>

“说来。”</p>

“我大宋第一本词字典开始编撰了,由翰林院主编,由宋狗全额资助,没有花朝廷一分钱。”晏殊挠了挠头:“好像主编是他宋北云的同乡来着,是个刺史的儿子。”</p>

“哦?词字典?”</p>

“嗯,就是字同文、音同声。这本字典里包括宋金辽甚至草原的文字,都会转化为汉字和汉字读音,大大方便各国学子学习汉文汉学。而在此之上,新宋书局也在上个月开张了,是徐家主持的。”</p>

“这个新宋书局又是?”</p>

“是徐家入村入县计划的一环好像,臣还没仔细研究,但好像这个新宋书局与那些书商有不同,那便是只要在书局之内,书籍任看。每期的报纸也会由新宋书局配发至大宋的每个角落之中。”</p>

“这玩意能赚钱?”赵性诧异的问道:“商人还能干亏本的买卖?”</p>

“那臣便不知了,不过就那徐家与宋北云的关系来看,这里头应也是有宋北云的想法吧。再说了,徐家这几年大的不像话了,徐立几次找我问我有何处需用钱,我都说没有,于是他便自己做了。”晏殊沉吟片刻:“书局入村乡镇,每个镇县都会至少有一处徐氏书屋,免费为孩童启蒙。这一项我已与翰林院沟通,翰林已在商讨了。”</p>

赵性一脸茫然的挠了挠头:“神奇。”</p>

“是啊,神奇……”</p>

“那既是如此,朕赐徐家一块匾吧。”赵性想了想,展开宣纸:“研墨!”</p>

旁边新来的内侍立刻上前开始给赵性研起墨来,赵性看着他嘴边的小胡子笑道:“你是新来的,没有受阉的内侍吧?”</p>

“回官家,是。”</p>

“读过书?”</p>

“读过的,微臣自幼读书,后因家贫便想抱着试试的想法报名来当内侍的。”</p>

赵性点头:“唔,难怪看你研墨熟练,等会朕倒是要考考你的学问。”</p>

“请任凭官家考察。”</p>

墨研磨完毕,赵性起身在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当为国商”四个字。</p>

然后对那内侍说:“去,送给徐家,就说是朕赐的,还望他们能与国共勉。”</p>

“是,官家。”</p>

听完最近国朝的动向,晏殊也告退之后,赵性靠在龙椅上一个人出神了很久,经历过破败大宋的他,现在感觉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压力。</p>

不过想想百姓提到他时那副崇拜的样子,赵性一拍大腿虽是什么都没说,但却也是喜上了眉梢。</p>

许真的是天佑大宋吧,事情终归是越来越顺风顺水,赵性现在能处置的问题也越来越少,每周的周报上来很多东西就已经一目了然。</p>

这官改可真是个好东西啊……赵性由衷赞叹了起来。</p>

当然,他也清楚,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改革陆续会开始执行,他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p>

“对了。”赵性一拍大腿喊道:“宣户部尚书,老子要问问他,老子让他给老子弄的扶贫预案怎么还没到!他娘的跟老子玩懒政是吧?让他给朕滚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