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真?主角(下)(2 / 2)

这一回,宋江完全是砧板上的肉,若没有李逵,十死无生。

宋江脱险后,痛定思痛,在白龙庙,果断利用几方“救援”人马的信息不对等,逼江州帮和梁山众好汉为自己报私仇——破无为军杀黄文炳。

从头至尾都在划水,把宋江当猴儿耍的江州帮也不得不假戏真唱,纳上这个投名状,并追随其上梁山,宋江经此大劫,声望反而再次提升,在梁山的的影响力也再次扩大。

这次交锋之后,宋江上了梁山,先是晁、宋二人一番“让座”,宋江的理由是“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

好个原是山寨之主,论年齿来当!

前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若是泉下有知,该笑还是该哭?

而后排众好汉座次,宋江一句“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住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便将除了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之外的36位头领分成两拨,左边晁盖的原班人马9人(还包括王伦时代留下的4人),右边因宋江上山的新头领却是27人。

这下,吴用算是彻底看清了宋江这人的精明可怕和非凡能量,明白此人绝不可能如晁盖那样任人摆布——自己真的玩不过!

既然搞不赢,那便果断输诚吧!

宋江这一路上应该也通过花荣、石勇等人的描述,基本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其枭雄本质,对吴用这个可以拉拢且“有用”的仇人,倒不至于恨之入骨不共戴天,但也不会轻易信任其人,而且此时他也不能确定晁盖是真的被架空了,还是扮猪吃老虎。

于是,在接风宴上,宋江又提起拒敌官军一事,说道:“那时小可初闻这个消息,好不惊恐,不期今日轮到宋江身上!”

吴用立即附和道:“兄长当初若依了兄弟之言,只住山上快活,不到江州,不少目了多少事?这都是天数注定如此!”

宋江是如何回答吴用的“天数注定”呢?

宋江道:“黄安那如今在那里?”

黄安是谁?读书不够认真的书友绝对懵逼。

这人乃是三年前,何涛兵败之后,带2000人马意图剿灭梁山贼的济州团练使,其人兵败被俘后,就再无消息。

貌似宋江没接吴用的话,反而问了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其实不然,这就是宋江此时的对吴用的态度,其中含义耐人寻味。

宋、吴二人酒宴之后的互动无人知晓,但此后吴用似是与宋江达成了默契。

至第三日酒宴上,宋江提出要亲自接老父上山,吴用不发一言,晁盖却不断劝阻,还讲出“贤弟路中俏有疏失,无人可救”的混账话。

宋江也硬邦邦的回道:“若为父亲,死而无怨!”

宋江话说得极硬气,但在还道村玄女庙,却是一直苟到自己的绝对心腹——李逵出现后,才现身。

这一次,宋江借口下山接老父,以身为饵,彻底摸清了晁、吴二人权力分配模式,也看到了吴用的“诚意”,顺便搞出一套“只可与天机星同观”的“天书”。

到此为止,宋江、吴用二人终于尽弃前嫌,精诚合作,晁大头领却仍蒙在鼓里,还傻乎乎的抱怨:“我叫贤弟不须亲自下山,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儿又做出事来。”

而“聪明人”公孙胜却已经料到山寨即将来临的腥风血雨,赶紧借口“还乡看视老母”“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