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入伙叛军(2 / 2)

田黑闼的军队编制很混乱,总体设计是参照大周官军,但这些拜火教徒到底只是一知半解,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香君只知道军队最下面的组织是“伍”,一伍人马多的有十几个,少的就四五个。

“伍”上面是“拾”,一拾两伍,在往上是“队”,一队两拾,然后是“营”,一营两队,营官通常是拜火教的香主。

两个多月前他们遭遇到的是一队过河侦查的巡哨,当时刚好严重“缺编”。

田黑闼这个人喜欢体面,他的属下跟着他也养成类似习惯,队伍不但要满编,最好超编,这样才能体现强盛,才能体现实力。

于是,缺编这种在别处司空见惯的事在叛军中便成了不小的罪过。

可惜,这年头、这地界,尤其是在拜火教起事后的冀州,青壮年男人实在稀罕,大多都已充入军队,不是官军就是叛军,所以队伍里到处都能看到娃娃兵。

缺编,要补充,这就是辰君几人能够活命的最大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那就是小香君的郎中身份。

义军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医官,虽然那些家伙并不相信小香君真能治病,甚至那个被砍伤的香主都没有让他动手疗伤,但还是把她充做郎中带了回来。

是金子到哪都发光,小医仙的本事在他们入营第二天,被一名小兵肩膀上的箭伤所验证,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两个月过去后,小医仙的名声已经在整个军营广为人知,只是人们都当他是个不大的男孩,而这个小男孩反而成了陈满等四个壮汉的靠山。

被俘虏以后,几人在刘大勇那一队待了一阵,从身边老兵处了解到这个家伙跟上边有些关系,进来没两天就升任伍长。

此人既没头脑,也没功夫,只会孝敬上级,还有,就是要被下级孝敬。

香君曾猜测那厮肯定很想好好整治他们,毕竟陈满害他当众丢脸。

可惜,他一回营就因为关系被送到城里修养,还没等回来,陈满等人就因为小医仙的名声被调入黎阳大营。

河上长大,身体强壮,手底下有功夫,这种兵即便没有小香君这层关系也要不回来,他气得干瞪眼却没什么办法。

黎阳在易水河北岸,河对面叫做云台,两处都是易水河上有名的渡口,一上一下,战略意义非凡。

香君等人所在大营在黎阳西侧十五里,离城不远。

可惜没有机会到黎阳城里去看看,听伍长老邓说那里算是冀中不错的城市,东西水路中转站,繁华热闹。

没出来前,大家原本以为天下最大、最好的地方就是上河郡城。

可到了老邓口中,跟黎阳比,上河郡纯属穷乡僻壤,差得远,而田黑闼占据的冀州首府邺城又比黎阳大得多,全盛时期有人口四十万。

此外,还有什么中都、长安、恒安、通州都是天下有名的大都市,听得几人感慨万分,只有陈满始终不相信,他十分笃定老邓是在吹牛。

他们这一伍有九个人,除了香君等五个和老邓以外,还有水牛、媒婆和罗锅:

老邓年近不惑,身材矮小精壮,打了一辈子仗,没家人,军队就是家,只不过经常更换大旗。

大概是上了年纪的缘故,他喜欢讲故事,什么平城之乱、德皇帝北伐、隆和血战,都是香君等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场面。

陈满和他年纪相仿,喜欢抬杠,经常讥讽,他也不生气,笑一笑还是继续说;

水牛是个大胖子,平常总是笑呵呵,这年头除了军营肯定没地方能够养活他,一顿能吃十个馍馍。

老邓常说他命好分到黎阳营,这里条件好,管够,在一般军营早就饿死;

媒婆刚刚十五,长得斯斯文文,像个书生,实际上却是如假包换的文盲。

这人是张碎嘴,整天不停地念叨,有点像香君娘。

他进来的最晚,比香君等人还要迟上一个月,也是被抓,常青和三娃子闲着无聊就给他起了“媒婆”这个外号,他倒是泰然处之,没有表示过任何不满;

罗锅是个超级大高个,比常胜还高上半头,站直有九尺,可惜他平时总是耷拉头、驼着背。

手里永远都握着他那根锋口生锈的长矛,因为瘦得厉害,远远看去就像两根长矛并排立在一起。

香君等人一辈子在渔村里,连郡城都很少去,刚进大营时着实不适应。

没鱼,没船,没网,每天捧着大刀、长矛在灰尘暴土的校场上习练、巡逻,这样的日子从前连想都没有想过。

好在小医仙地位特殊,经常给营里人看病治伤,自然也受照顾,连带着整个伍都跟着借光,至少吃、穿、装备上能走在其它队伍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