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六章 急救(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2323 字 2020-02-12

这种景象,在例行体检过程中,方然在旧时代的医院里见过若干次。

但现在,伴随警报忙碌起来的,则是医疗机器人,白大褂们在NEP_791的网络上看着这一切,呼吸困难、血压飙升的患者,在十秒钟内就被医疗机器人包围起来,按标准对症流程进行高难度的应急处理。

与此同时,身着浅色工作服、看起来很帅气的年轻护工,则在患者身边陪伴,

安慰她一切都尽在掌控,不必害怕。

在接受治疗时,突发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可能的病症是有若干种,从肺栓塞到心急梗死都有可能,但这时,医疗机器人并没有去逐一排查。

旧时代的医院,哪怕最顶级的医疗机构,条件终归有限,人力完成一切操作也需要时间,在初步诊断前,再怎样高超的医生,也没办法同时展开好几套应急方案,但是在检查的时间里,很多病患就已经会扛不住。

取而代之的,则是新时代的一套应急体系,既然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

那就直接开外循环,先把血氧循环保障起来再说。

一方面这样处理,另一方面,实时高精度脑血管扫描,也在系统支持下进行,确保病患脑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这是当务之急。

术前准备,设备就绪,切开,血管吻合,心脏介入干预,调试并进入外循环,一切在短短几十秒内完成,血氧饱和度上来后,病患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医疗机器人才有条件从容的排查原因。

短短几分钟后,诊断做出,患者是一应激反应导致的肺栓塞。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处理流程,经血管介入将血栓清除,确认无虞后,就可以逐步恢复心脏运作,撤掉外循环。

在两周的恢复期后,患者就可以活蹦乱跳的回归社会,仿佛一切都未发生过。

一次寻常的急救,在盖亚净土,刚才发生的一切是这样定义,不知不觉间,却已经完成了旧时代任何社会体系都无法完成,甚至根本不敢想的事:在危重急症手中,百分之一百的抢回宝贵生命。

在一切依赖人类医护工作者,至少核心操作者,必须依赖人类的时代,这种事,即便在设施齐备的大型医疗机构中,都极其罕见。

更不用说在城市街头,突发急症者,往往几分钟内就会脑死亡,失去一切抢救价值。

不论医疗体系如何健全,医务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如何努力,一个单纯依赖人力、设备仅为辅助的急救体系,注定无法挽救所有急症者的性命,这与责任心,技术水平乃至预算投入并无关联,而是概率上的必然。

毕竟,考虑到医护工作者自身,也是血肉之躯;

一样有可能因各种原因罹患急症,事到临头,自己则并没能力自救。

今天的盖亚净土,要在一千两百座定居点内,遍布医疗设施,配备从心脏除颤器到外循环支持系统的各种装备,并且,还要有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操作者随时待命。

这种规格空前的急救体系,人力绝无可能达成,一切都只能依赖AI与医疗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