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遵化知县(2 / 2)

方逸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煤矿这件事,方逸也很得意,利用蒸汽机来抽光矿井里的水,带来了煤矿采掘技术的巨大进步,还顺便坑了朱中兴两万两银子和一块地。

称得上是大获全胜。

“不过,你忽略了一件事,所以此事不算圆满。”遂平公主笑笑说道。

方逸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解。

该想的,自己已经都想过了,如何还会有疏漏?

“你卖的煤炭断了那些樵夫的生路,他们原本每日在山中打柴来卖,以此为生计,你现在把煤炭搞得又好又便宜,京城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烧柴,选择了蜂窝煤,你让这些樵夫怎么办?”遂平公主娥眉微蹙,有些不满地说道。

“哦。”方逸一拍脑门,心想自己怎么忘了这茬。

果然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还是公主想得周到,”方逸想了想,便说道:“我准备再开一处矿井,让他们去矿井做事,应该足够安排这些樵夫了,给他们的薪水肯定要比砍柴高,他们还要反过来感谢我呢。”

遂平公主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你既然跟皇帝哥哥说是要上前线,我猜啊,他应该会派你去京畿一带为官。”

“是京畿?”方逸吃了一惊,没想到遂平公主和判断居然和夏允彝一样。

“对,京畿。”遂平公主很是肯定地说道。

“啊?可是我想去西北啊。”方逸皱了皱眉。

小冰河时期,大明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便是西北一带。

连年不断的旱灾和腐败官吏酿成的人祸,导致西北饥民四起,民不聊生,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只是振臂一呼,瞬间便能聚集起浩浩荡荡的几十万大军。

想要活命的百姓,成了李自成等人取之不竭的便宜兵源。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方逸打算替皇帝先把西北给稳住了。

毕竟这皇帝不是外人,自己将来要娶人家的妹子。

“你想去哪,可不是你说了算。”遂平公主有些狡黠地望向方逸。

紫禁城中,皇帝的御书房。

“大伴,京畿一带,可有适合方逸的官职?”天启帝有些漫不经心地望向魏忠贤。

京畿一带距离京师很近,天启帝不准备让方逸去太远的地方。

把自家妹夫放在跟前,照看时也方便点。

“京畿一带……”魏忠贤想了想,便道:“遵化知县徐泽年岁已高,老臣以为,方逸可接替徐泽,任遵化知县一职。”

“遵化城……”天启帝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

遵化是永平四城之一,位置在河北,位于山海关之内,是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也算得上是前线。

遵化城在明朝经过多次修缮,十分坚固,曾号称京东第一名城,距离蓟镇总兵府也很近,一旦有事,随时可得到大军的呼应。

在遵化城的前方,还有山海关,还有宁远,以及锦州。

这些都是遵化城前面的屏障。

所以这里算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前线城镇。

一般来讲,后金军队想要杀到遵化,只能想法攻破山海关。

而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想要破关,谈何容易。

便是在崇祯十七年,清兵最为精锐之时,也是吴三桂主动投降献关,清兵才得以杀进京畿,击败李自成,继而一统天下。

天启帝很满意魏忠贤的这个安排,既安全,又满足了方逸的要求。

“好,马上拟朕的旨意,任方逸为遵化知县。”

天启帝一边说着,一边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他突然觉得头脑有一阵眩晕。

或许是这几日累着了吧?天启帝如此想道。

看着天启帝站在那里不动,魏忠贤急忙上前,小意问道:“皇上可是哪里不舒服?”

天启帝摆了摆手,“无妨,且随朕去工匠局看看。”

当即两个小太监在前,天启帝在后,魏忠贤紧紧跟随,几人走出了御书房。

工匠局在御书房的东面,天启帝想着心事,却没有留意到脚下的台阶。

突然,天启帝一脚踩空,随即,在魏忠贤惊惧异常的注视下,年轻的皇帝从台阶上重重地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