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夜半诵经(1 / 2)

 目光无意中掠过,方逸却突然发现前面的女子微微侧头,看了一眼对面的书生,而书生则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似乎并没有留意到有人在看他。

女子的动作虽然自以为轻微,但却尽数被方逸看在眼中。

方逸吃了几口饭的功夫,这女子已经偷偷地看了书生好几眼。

方逸不禁哑然失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过在这里好像倒了过来,前面的女子对书生很有好感,书生却像是有些不解风情,也可能是没发现,看也不看这女子一眼。

不过看两人的动作神态,方逸隐隐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两人原本相识,不过为什么熟人装不认识,也没有坐在一处,方逸可就想不明白了。

这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啊,方逸暗自想道。

只是随便吃个饭,无论是两名猎户,还是这一对男女,仿佛其中都有很多故事,对此方逸也是暗自纳闷。

方逸漫不经心地夹了一筷子青菜,微微侧身,低声问一旁的和尚,“大师,前面那两人又是什么来历?”

正埋头吃饭的和尚抬起头,看了一眼二人,低声答道:“他们和公子一样,也是前来避雨的路人,女子是附近人家的小姐,好像姓周,那书生也是附近人士,姓李,非常有才学,已经是秀才身份,据说如今正在全力以赴,准备今年的乡试。”

明朝的乡试,会试,殿试是为选拔人才而举行的科举考试,通过乡试,便可以成为举人,有了做官的资格,如果能一路过关斩将,走到最后的殿试,成为天子门生,便可以做大官。

“我看这李秀才容貌不俗,乡试的话,他应该很有把握吧?”方逸低声问道。

和尚点了点头,“嗯,听山下的村人说,他这一次肯定能考取举人,不过李公子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乡试对他而言只是开头,据说他的目标是殿试。”

“哦,没想到这位李公子,还是位大才子。”方逸慨叹了一句

方逸又看了两人一眼,心想看这少女一副怀春的样子,果然是美女也爱才子。

不过这才子似是打算以学业为重的样子,无视了美女的情意。

方逸突然想起一事,便问旁边的和尚:“敢问大师,其他的师父为何不出来吃饭?”

和尚叹了口气,说道:“鄙寺的位置有点偏僻,香火不太旺,原本这里还有不少和尚的,因熬不了这边的苦,便纷纷离去,如今只剩贫僧还留在这里,靠山下村民的接济,自己再种点菜,倒也能聊以为生。”

方逸顿时便吃了一惊,“偌大的寺庙,该不会只有师父一人吧?”

和尚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确是只有小僧一人。”

方逸摇了摇头,想象起当初这寺庙的盛况,对比如今,心中颇有些感慨。

没多久众人都吃完了饭,纷纷散去。

方逸闲来无事,便在寺中闲逛,澄净和尚在一旁作陪。

两人来到餐厅旁边的大雄宝殿。

大殿正中供奉着佛祖金身,这佛像十分高大,栩栩如生,呈坐姿,面带慈悲之色,俯视众生。

大殿的左右两侧各有菩萨罗汉侍立在旁,雕塑逼真,画工精妙,方逸也是赞叹不已。

澄净和尚脸上也露出自豪之色,“鄙庙虽小,但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想当初也是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数不胜数,只是近些年边境不安,盗贼四起,这里方才凋落下来。”

方逸点了点头,上前叩拜了佛祖,又上了三炷香,随即他从身上摸出五两银子,投到了香火箱中。

投了香火钱后,方逸明显感到澄净和尚对自己更加热情了起来。

此时大雨已经停止。

离开大雄宝殿,澄净和尚带着方逸在院子里转了转,院子里长着很多参天大树,茂盛的枝叶犹如大伞一般,挡住了阳光,四处都是翠绿的草地和矮树丛,让人有种阴凉的感觉。

两人信步而行,没走多远,便看到那小女孩正咯咯笑着,在草地上扑蝴蝶玩,那两名汉子则坐在地上,看样子正在闲聊。

看到方逸两人前来,两名汉子急忙站起身来。

年岁稍长的汉子拱手对和尚抱拳施礼道:“我等打猎误入深山,若非大师收留,此刻定然露宿野外,我二人倒没什么,只是小女身子弱,受不得雨淋……”

澄净和尚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我佛慈悲,施主不必多礼,此乃贫僧分内之事,算不得什么。”

方逸也上前一步,微微笑着拱手施礼道:“在下姓方,乃是路过的旅人,不知两位兄弟如何称呼?”

年岁稍长的汉子还了一礼,道:“在下田三,我这位兄弟叫刘四,我等都是附近的猎户,在此暂避风雨。”

那个唤做刘四的汉子对着方逸抱了抱拳,看上去机警干练。

方逸的目光越过两人,望向他们身后不远处的小女孩。

“好漂亮的小姑娘。”方逸说道。

田三脸上露出笑容,“这是小女,公子夸赞了。”

“孩子这么小,为何不待在家中?”方逸有些不解地问道。

田三脸上掠过一丝寂寥之情,“这个……,拙荆亡故,家中无人照料,是以在下便只得将她带在身边。”

“哦,”方逸露出同情之色。

澄净和尚走上前去,蹲下去跟小女孩说起话来,田三和刘四两人也转过身去,望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