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蹦出来的猴子(2 / 2)

多好的日子啊。在一穷二白的社会,在什么都缺的世界,推开了经济的门,就解放了一批五指山下佛咒压制的天性冒险的孙猴子。

萧玉就是这猴子中的一员。

不谈经济谈生存那是空话。没有金钱谈生活那是假想。萧玉与自己的父辈不同,她对体制的感情和依赖没有那么深厚。用人性的尊严和法律允许的自由作为交换条件去换取生存,而不是生活,这样的世界要来做什么?

“老妈,我还以为你有多伟大,你也是讲钱的。不然你开公司做什么。”有一次,正值叛逆期的陈奕辉与母亲辩论读书有用没用的话题,理屈词穷的他抓住机会反击。

“我开公司的目的不是金钱,金钱是我努力经营企业的回报之一,并不是全部。这在因果逻辑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就是要开一家只讲钱的公司。”

陈奕辉所在的社会已经有了质的变化,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价值标准变得非常单一粗暴。这种社会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就像南方人对速生桉的看法,有人说它是环保卫士,有人憎厌其是生态杀手。究竟谁是谁非,没有专家答案,也没有学者文章。一切交由自然界自行进化、选择。

“没问题。开什么都可以,只要法律允许市场接受。不过,开一家公司需要什么条件呢?”

“不就是有钱呗。”

“钱从何处来?”

萧玉一边引导孩子,一边回想一位长者曾经交给自己的问题:“给你一百万,你能做起一家企业吗?”当年的自己是迟疑而犹豫的。如今,她知道,如果能有缘再见长者,她会毫无犹豫地给出答案。

“奕辉,现在的经商环境与我们那一代完全不一样。法律门槛提高,政策风险更大,投资所需资金更多,技术空隙更窄。你不好好选择一门专业,研究通透,就是有钱,也未必能够做成一家企业。何况,这世界有点子的年轻人多得像我们那个年代的老板,拥有资本的人为何要投资与你呢?”

什么时候开始,母子之间的交谈也有了我们那个年代的词汇,也会有了时空的比较?日子过得真快,那个热热闹闹可以空手创造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拼的是精益求精的产品,和超前的技术眼光。

一技傍身,吃遍四海。这是萧志远的生存理念。也是萧玉童年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政治是肮脏和龌蹉的,手中他人无法夺走的能力才是漠视政治,为自由而战的武器。

那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最好的年代,风掠过树梢,摇晃着不知谁嘴里说出来的一句话。

“老妈,你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是啊,阿姨,你是怎么开始做生意的呢?”边上的张月极其好奇的问。阿姨在她眼里就是一个神秘的传奇。与自己同是生意人的父亲完全不同,她和父亲为什么会成为朋友,阿姨为什么会收养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