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凑人数(2 / 2)

“我这面馆才开业,过段时间再说吧。”王明忠说道。

“还要等多久?”王世龙问道。

“二叔,马上就好了。”王明忠应了一声。

村里的人太多,叔叔伯伯几十个,不缺凑人数的人。

“马上八点了,我去把鞭炮放了。”王世成说道。

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几分钟后,环卫工人谢丽蓉走了过来。

镇上还没禁放鞭炮,但每次放了鞭炮,都有环卫工人来讨喜。

给别人的工作,增加了负担,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一下。

“大姐,麻烦了。”王明忠递给对方十块钱。

“我要三两炸酱面。”谢丽蓉又把十块钱递给他。

“今天这碗面,我就不收你钱了。”王明忠并没有伸手接钱,镇上环卫工人的工资很低,卫生没有打扫干净,被检查的看到了,还要被罚款几十上百。

前世的时候,曾有一个工资两千左右的环卫工人,刚刚扫过一条路,来往行人丢了烟头,随后检查的人来了,按烟头数量罚款,一下就被罚了两百多。

两世为人的王明忠,不会为陌生人感到可怜,也不会瞧不起陌生人,他敬重每一个不认识的人,少年轻狂热衷攀比、炫富,老年睿智喜欢低调、装穷。

“那我就不客气了。”谢丽蓉笑道。

给对方下了一大碗面条,舀了一大勺炸酱,王明忠端了过去,说道:“大姐,你的。”

“你这人不错,结婚了没有?”谢丽蓉问道。

“还没呢,刚从外面回来。”王明忠也不避讳。

“面很好吃。”谢丽蓉尝了两口炸酱面,压下给对方介绍对象的心思,才认识没几分钟,对方性格如何,家庭情况咋样,她都一无所知。

王家村的男女老幼,接二连三的来到面馆。

看着一个个亲戚朋友,王明忠心里想到:“凑人数的人真多,上午的营业额肯定不少。”

没办法,新店开业,没人肯定不行。

村里有人开个理发店,全村需要剪头发的人,几乎都会跑去照顾生意。

新店开业的时候,能去的都会尽量去,过了开业那一天,去与不去全凭自己,谁也说不了啥。

“二哥,我们先去打麻将了。”陈佳丽说道。

“十二点吃饭,在南山酒楼。”王世成说道。

“行,我们到时候过去。”陈佳丽点了点头。

村里的人吃了面付了钱,要么去茶楼打牌打麻将,要么去逛超市玩游戏。

年龄相仿的熟人抽在一起,有的喜欢喝两杯,有的喜欢打两把......

路过的行人,发现新店开业,抱着尝一下的心态,走了进来。

生意好的面馆,味道不会差。听着好像很有理,前提条件不是新店开业。

就像很多的火锅店,开业当天客满为患,其原因莫过于熟人照顾生意、打折送啤酒。

一直忙到十一点半,王明忠才闲了下来,眼见最后一个顾客走了,他当即关门。

掏出一大叠红包,取出里面的钱,一个一个的清点了一下。

“大部分红包都是两百,大伯和舅舅他们送的四百。”

把钱整理了一下,放进钱包里面,王明忠快步走向南山酒楼。

“王老板来了。”王明华调侃道。

王明忠拿出一包烟,给抽烟的人都发了一支,便让服务员上菜。

吃饭的时候,王世成站起身来,大声道:“晚上五点半,还是这里,吃鹅儿肉。”

喝了不少酒的王明忠,下午洗了洗碗筷,打扫了一下卫生,然后在面馆睡了个午觉。

晚饭后,结账回家,王明忠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算账。

“上午收到的红包,刚够中午和晚上的饭钱。”

“现金收了五十七块,藤信收了两百七,收付宝还有三百二。”

“扣除各种成本,今天大概赚了三百多块钱。”

卤鸡蛋、房租、佐料......煤气之类的,全部加起来,至少用了三百多。

扫码转账的钱,几乎都是十块、二十、三十,很明显,大多数亲戚朋友多给了钱。

今天只有炸酱面,一两五块、二两六块、三两七块......很多人都是给的整数。